Friday, December 29, 2006

In depth article about Burnout

There's a very in depth article directed from MindHack about Burnout.

Burnout was coined by psychotherapist Herbert Freudenberger in 1974, when it was used for social workers or caring professions. At that time, burnout was considered a noble affliction. Freudenberger analyzed the reason why those people who work to help others feel such way:

Because many of these people were idealists, and because they worked with the hardest-luck cases, they were highly susceptible to disillusionment. Those who burned out were not only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exhausted; they were cynical, detached, convinced their efforts were worthless. They held themselves in contempt. Worse, they held their clients in contempt. They began to loathe the same people they originally sought to help.


However burnout has spread from caring professions to other sectors, often those prestigious professions such as wall street traders, professors, high level managers, lawyers and so on. Barry Faber, professor who researches burnout of teachers defines burn out as "the gap between expectation and reward"

In the study from Michigan University, they found younger surgeons have emotion exhaustion than older surgeons. The reason suspected is that

Older workers, as it turns out, have more perspective and more experience; it’s the young idealists who go flying into a profession, plumped full of high hopes, and run full-speed into a wal


They also found married people (as long as their marriages are good) and people with children burn out less than those who are not.

Our society is designed in a why people are fed with inflated expectations. Especially the rewarding system to lure young employees to work hard to get stock offers and climb higher. The intention is to make people to work harder, even to an extend that they can't physically or psychologically afford.

Ironically, burnout has turned the most potential people to opt out. Some companies now work to avoid losing these talents. Some researches found people from the most desired professions turn them into studying religion at the average age of 37.

Milton Moskowitz, co-author of Fortune magazine’s annual “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keeps a mini-compendium of things that companies do to prevent burnout. Intel, for example, allows its employees to take an eight-week sabbatical once every seven years. (Of course, most Europeans take this much vacation every year, but still.) The managers at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place their consultants in a metaphorical “Red Zone” if they work 60 hours a week and send someone to come talk to them if the trend continues. And once a quarter, Dow Corning has a no-meetings week.


Where does this article lead us? I am not sure I can put myself in the burnout population. (they say its 10% of every profession in the US) But certainly I can see myself on the edge of becoming one on the list. (or already is?)

There are really things we need to ponder about. How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losing our passion or losing our mind? Are we going to admit that comprise is a virtue? (anyway we often are disillusioned about what we should believe) If you're goal is to have a long way on what you believe in, it probably would be a better way to go.

Mirro Neurons 在文學上的意義

這樣子談也許太過牽強。

不過我還是想說一下。

我在看Umberto Eco的智慧女神魔法袋中,我的生命中的第一夜那章。他談到他去參觀西班的某個天文館,館方為了歡迎他,模擬了Eco出生那一天的星空。

他很感動地寫到:

重新再體驗一之,那種驚訝感受如此獨特讓人欲仙欲死,或許同樣的感受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或許有一天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但那片蒼穹,那些星星,重新回到那一刻那樣的排列組合,再一之屬於我,完全屬於我,與其它人無關。


看著這段文字,不禁讓人身歷其境地感受到在一個無光的夜晚看到滿天星斗的振撼與無盡感。

鏡像神經元談的是當我們看到別人的某些動作,我們腦部相對的動作區也會有反應。其它的研究則發現當我們僅在心理想像我們看到、聽到時,不需要真的有實體刺測,視覺區域與聽覺區域也會有反應。這樣推演下來文學所創造的經驗似乎是這樣的:

文字->想像->(鏡像神經)->腦中的情感網絡(到底是由心到身還是身到心目前尚未有定論)->個人感受

每每想到我們所經驗的種種不過是腦裏連結的展現,而並非對實體世界的「真實」理解,就對很多事情有了不同的看法。原來「記憶」並沒有真假之分。

Saturday, December 23, 2006

She

I started to real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s.

She needs changes when things don't work out. If she can't change the specific things bothering her, she changes other stuff, as if there's a tremendous energy accumulated somewhere inside going to explode if nothing is done.

When a relationship broke up, she often cut her hairs. Then she has a house. Spending money doing different decorations here and there had saved her from mundane life. Since the world is designed in a way that things never work out the way we want, she also often changes her relationships. If she can't change anything outside, she changes something inside violently.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know when she started desiring such huge control of her life. Maybe it started when she moved out from her parents' place in senior high school. Oh... maybe it was even earlier when she took walks alone in school yard as age of 10, when other kids were just playing together at class breaks.

Is it possible that she had understood that she's deemed to be lonely. The world schema was built inside her that she was left unnoticed. Is it possible that she was so used to live in a one man's world, so she's so used to control the characters in such a closed world?

Every now and then I bump into her by accident. She seems to shrink a bit every time I meet her. I couldn't help pitying her when I see her tangled eye brow, messy hair and shabby outfit. I feel sorry that this world is so narrow, so uni-dimensioned that she's not meant for it. How much I wish I could introduce her a place where she can make friends and smile again.

What I can promise her is to keep searching for such a peaceful place with real blue sky and huge meadows. She can enjoy sunshine in every quiet afternoon. I just hope she won't be devoured by the huge black and void world inside here before I find the right place for her.

Thursday, December 21, 2006

Dream of loosing a car

Had a vivid dream this morning before I woke up.

I saw the house where I lived before I worked in Shanghai. The house was rebuilt on a old brick house site of my grand parents'. I moved there since freshman, until I came back from Shanghai. I started to get to know the world when I moved there. I had my first heart break in the university. I lived with different roommates, got grant to study aboard, started a job in NGO after coming back from Edingurgh. I bought a car and went to work in electronic industry. My life avendture seemed start from there.

The place and time represents the first ten years when I started to build my onw self.

In the dream I had early this morning, I was moving things with some other people in the alley where the house is. It's an hill side apartment. There's an alley leading to the house from the main road. The alley is so narrow that only allows one car passing each time.

In my dream, there were many people that I am acquainted with. Everyone was so busy moving things. I went to drive my car inside the alley preparing for loading. There was another car after me going to do the same thing. I left the car door unlocked and got out to help moving.

After a while, I saw the car behind me driving in. It was odd since I knew my car blocked the alley. So I went out to find my car missing. We set out everywhere to look for the car. But its nowhere to find. I remember I am not so panicking but in some way confused.

I woke up and looked in the internet for dream interpretations. In the Dream Dictionary, it says:

Car To dream that you are driving a car symbolizes your ambition and your ability to navigate from one stage of your life to another. Consider how smooth or rough the car ride is - that suggests how easy or hard your path will be to your goals. Also consider whether you are driving the car or are merely a passenger because that indicates whether you take an active or passive role in your life. If you are a passenger, it can also mean your knowledge will earn you good fortune, especially if the car is expensive.


What about loosing a car if driving a car symbolizes the ambition and ability to navigate? Does that mean I lost my ambition and capability?

In Spitrillquill, it says:
LOST** The meaning of this dream is literal. You are lost in your life, adrift. Something is gone from your life -- Love, Career, Spirituality. The SETTING of your dream, where you are lost, holds the answers to your salvation....LOSING SOMETHING PRECIOUS is a variation of the LOST dream; the object lost being the key to the dream.


Giv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y life, this dream seems a close representation of what might be really going on. I am not a superstitious persion. However the more I get to know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brain, the more I believe what we experience now mostly has its related activities in the brain.

The internal experiences are the respresentation of the stimuli from external physical world. I believe dreams are also one kind of representations of the external world. What kind of representations are more true? It will be a difficult philosophical question.

Saturday, December 16, 2006

How more are you aware of your self? Your brain might tell

Neural systems supporting interoceptive awareness

How much are you aware of yourself?

When I start doing meditation, I often sense my body moving along my pulses. I could even see my leg moving with my heart beat when I am just merely siting with my leg cross. When I tie my hair back, I can feel it straining my head causing headache.

Even without doing any formal psychological test, I know I am a sensitive person. I can sense my mood changing with the amount of sun light. I know I tend to be moody when it's a gloomy day. No matter how hard I try, it's just hard to stay positive all the time.

I am always wondering what I did wrong to make me so sensitive to the external world. Can't I just be like those who don't care other people's responses, those who are so sure about themselves?

It turns out that I might have 'something' in my brain which makes me more 'aware' of myself. Researchers in the Institute of Neurology of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ad discovered people who have bigger right anterior opercular region and anterior insula / OFC region can have better sense of their heart beat. (details refer to the original research) They also find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and heart beat detection task.

What's the relation between senses of physical state and emotion experiences? It is a long standing theory proposed by William James and Carl Lange. It's called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s. Briefly speaking, the theory suggests that our experience of emotion arises from our perception of body responses to external emotive stimuli.

This research is supportive to the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It also extends its inference to the "personal emotional tendency". One can't help thinking that maybe we just can't get away the hardware structure of our brain.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I would like to ask though:

1. The physical responses related to emotion are not only heart beats but also other responses. For people who are more aware of their heart beats, are they also more aware of other physical responses?
2. In the experiment, there's no emotional cues. Subjects are only asked to attend to their own heart beats. Will there be differences when emotional stimuli with different valence have different activation in the associate areas?
3. However how much is it determined innately? Are those areas developed after social interaction? What's the nature of neural plasticity in those areas?

Below is the abstract of the research

Influential theories of human emotion argue that subjective feeling states involve representation of bodily responses elicited by emotional events. Within this framework,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tensity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reflect variation in sensitivity to internal bodily responses. We measured regional brain activity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during an interoceptive task wherein subjects judged the timing of their own heartbeats. We observed enhanced activity in insula, somatomotor and cingulate cortices. In right anterior insular/opercular cortex, neural activity predicted subjects' accuracy in the heartbeat detection task. Furthermore, local gray matter volume in the same region correlated with both interoceptive accuracy and subjective ratings of visceral awareness. Indices of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correlated with interoceptive accuracy across subject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ight anterior insula supports a representation of visceral responses accessible to awareness, providing a substrate for subjective feeling states.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Self-destruction amygdala & Autism

News from nature: A hyperactive amygdala may cause its own self-destruction.

Madison 大學,Richard Davidson的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一項研究結果,表示自閉症患者的杏仁核較非自閉症患者小。杏仁核一向被稱為恐懼中樞,因為它在人類的恐懼情緒反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Autism的研究者發現患者在辨視人臉的情緒反應上有障礙,其中杏仁核的功能有關鍵性角色。

這個研究進一步地證實了一個假設,當腦部的一些功能過度工作(overworked),它會攻擊自己的細胞。

研究發現,杏仁核萎縮的程度與自閉症兒童罹患該病病的時間長度相關,而杏仁核萎縮的程度也與該病症的嚴重性有正向相關。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that a hyper-excitable amygdala in young autistic children may result in cell death and the shrinking of this part of the brain....


Research paper: Nacewicz BM, Dalton KM, Johnstone T, Long MT, McAuliff EM, Oakes TR, Alexander AL, Davidson RJ. Amygdala volume and nonverbal social impairment in adolescent and adult males with autism. Arch Gen Psychiatry. 2006 Dec;63(12):1417-28.

Wednesday, December 06, 2006

The true peace

.. arises when one stops hoping.

Friday, December 01, 2006

Stephen Hawking 與 Moral Mind

聽到BBC today podcast 對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 的專訪摘要(暫時沒有在網路上找到BBC自己的摘要,找到CBS也有這段訪問的部份摘要)。

這個專訪是由BBC的記者寫下他要問的問題,寄給Hawking,一天之後Hawking再把他的回答email回來,就這樣來來回回完成這個困難的專訪。

在BBC today裏摘錄的訪問裏提到,Dr. Hawking認為人類未來要生存的話,需要移民外太空,且是太陽系之外的星系,因為太陽系裏沒有人類可以居住的星球。

但是人類目前要旅行到太陽系外的星系所需要的時間,但人類用如阿波羅火箭旅行的速度到最近的太陽系外的星球要五萬年的時間,對這點Dr. Hawking說,如果使用了「using matter/antimatter annihilation」就可以用近乎光速的時間旅行,似乎移民外太空的遠景就會變成可能。

在摘錄的專訪裏,主持人問他關於別人對他的崇拜讓他幾乎成為科學界的牧師這件事的看法為何。Dr. Hawking的回答是,如果別的科學家對他的看法有不同的見解,別的科學家是會提出來的,而且科學是一個「group work」,每個科學家對科學家都只有對其貢獻一小部份。

聽著合成的聲音說出這些字眼,說實在的,還蠻令人感動的。

不過同事對Dr. Hawking的人格似乎有不同的看法,據說曾經與Dr. Hawking同校的台大物理老師對他的描述,似乎是個常因小事情而情緒激動(甚至於暴躁?),所以同事因為聽了老師談到的這些事情對Dr. Hawking沒有太好的觀感。聽到轉述的例子是如果他的輪椅在校園的通道上卡住的時候,有人想要去幫忙,就會被他大聲斥責。同事對於這樣只顧自己的自尊而不管輪椅卡住擋住後面人的通路這樣的事情非常地不以為然,而且認為大眾被媒體對他的包裝而誤導以為他是一位很和藹的人。

這裏的問題似乎是,一個人如果因為自己的特殊狀況,所以就不管大部份人的需求,是不是道德的。而如果一個人常有某些不道德的行為,我們可不可以說這個人就是一個不好的人?

這讓我想到ABC的All in the Mind 裏對「the Evolution of human morality」的討論裏談及moral grammer。哈佛大學心理學與演化生物學教授Marc Hauser最近出了一本書「Moral Minds - How Nature Designed our Universal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認為像Chomsky建議的人類在本能裏就有文法規則一樣,道德也有內建的文法規則。

所以如果問一般人說,可不可以因為個人的特殊狀況,就不管別人的需求呢?我想大部份的人會說不可以(哈,像我也常覺得老闆因為個人情緒不穩定隨便發脾氣這種事情是很機車的)。會不會有人說看狀況呢?這種「看狀況」的說法是後天習得的還是也屬於天生的moral grammer的一部份呢?

說實在的,我並無法判斷Dr. Hawking在物理上面的成就。但是一個人可以在全身肌肉無法動作,無法跟正常人一樣地與其它人進行社會互動,所以有些奇怪的脾氣也是很正常的吧。因為畢竟他所經驗的世界和我們在正常狀況下所經驗的社會是很不同的吧,所以有些我們這些「有正常價值觀的正常人」不能理解的行為也是很正常吧。如果因為這些事情就否定了一個人的價值,其實也是很可惜的吧。那表示我們只能接受「正常社會」下面,有機會「正常」發展的人。另外是我們真的只能聽到關於他的「representation」吧,特別是距離我們愈遠的人,我們所聽到關於那個人的事實就經過愈多層的投射。

我們可以選擇因為事情興我們所經驗不同而進行價值評斷,我們也可以選擇試著用較寬鬆的態度去接納不在常模內的行為反應。但道德觀感如果涉及到人「天生」設計的「硬體」部份(現在很多心理學家跟神經科學家喜歡用hard-wired,表示是生物結構層面上的先天條件),我們仍可以選擇嗎?

也許傾向選擇用寬鬆態度的人也有某種奇怪的神經機制也說不定,所以讓這種人的行為落在常態之外,讓人覺得奇怪不合群?(不過最近看到Gutchess一篇關於不同文化的人,在視覺皮質裏對自然圖象的處理過程有些差異的研究,顯示文化可能會影響到非常早期的圖形處理過程,表示後天的一些因素有可能改變所謂的「hard wire」的部份)

Saturday, November 25, 2006

代表立委的市議員

看到電視上的市議員競選廣告,有的時候真得很難不cynical。

我看到某位李姓候選人的廣告主打的是,他將在市議會裏代表某位洪姓「立委」。

所以我們要選出市議員在市議會裏代表立法委員?

I 說,民意在選舉裏看來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連串無止盡的代言人...。

這樣的現象可能有幾個潛在因素(假設上的): 1. 反應選民「真的」的喜好。(選民喜歡品種選法,又簡單又直接,就有「掛保證」的最好啦,也不用一個一個去了解候選人的背景啦!) 2. 候選人「相信」選民如此的非理性且貪圖方便。 3. 候選人明顯「操弄」人性的盲點。 不論是哪一種,看來都對市政沒有幫助吧。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Blogging對大腦有益

Eide Neurolearning Blog: Brain of the Blogger

encaphalon 11上面連過去的文章,關於blogging如何對智能有利。

基本上作者提出了下面幾點: 1。Blogging 可以提升分析及思辨能力。(文字本身比影音需要分析及思辨)

2。Blogging 可提升有創意的、直覺及聯想思考。(固定產出需要)

3。Blogging 提升類比思考。(定期去讀專家學者的文章可以對此有所助益)

5。Blogging 提供了增加接觸量好品質資的管道。

6。Blogging 提供了獨省和社會互動的最好方式。



不過中文blogging的內容和美國也許有些不同。(台灣的專家學者似乎還沒有常常進行blogging的習慣),所以以上幾點可能也不見得在台灣適用。不過上述的好處看來還真的不錯,如果台灣的部落格內容有更多專業人士投入,把他們在專業上所見所聞透過這個管道提供出來,也許我們就不會那麼受到「主流媒體治國」所害吧!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06

什麼都關乎「政治」

最近有這麼一個感覺,就是什麼都跟「政治」有關。我的意思並不是我們一般所謂的「泛政治化」那種和國家政府、政黨或是政爭有關的政治。而是在生活中的「小政治」。(英文都是political這個字,中文不知道該用哪個字來對應)

最近聽到一種說法,說會考試的人不一定會作研究。人家舉的例子通常就是北一或是建中的學生進了台大,一路上考到博士班,卻不一定有很好的研究成果,極端的則被稱為「不適合」作研究。我很好奇地問了,那什麼樣算是「適合」作研究呢?我得到的答案是要有「創意」。這是個有趣的回答,我暫且相信創意是適合作研究的一個標準,而且「政治」的聯想就浮了出來。

為什麼會考試的人,一路上考到博士班的人居然會不適合作研究呢?大學聯考也就算了,還有碩士、博士的入學考試,難道都完全不具備鑑別力嗎?

這跟政治有什麼關係呢?我是這樣思考的。我其實蠻相信教育是一種國家用來控制人民的手段之一(這個在我們國家或是對岸都還算蠻明顯的吧)。如果這是教育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的話,對於過去一、二十年來師專、院、師範體系下的保守的訓練及校園氛圍,大概就還容易被理解了。而學生受到的教育影響,也是這樣一個脈絡下來的吧。所以會考試的學生,符合這個教育體制下最高標準的學生,也許是最服從命令的學生。也許這樣的學生長久以來的思考已經以「達到別人設置的目標」為最高指導原則。如果沒有人設目標的話,大概也不會有太優秀的表現吧。如果到了碩士、博士的徵選(或是考試)標準選出來的學生也是如此的話,恐怕不禁令人懷疑大家不小心把這個條件也放了進去吧。(那就別怪人家沒有創意吧...)

最近我也聽說,學術成就達到標準的人,不一定能升等。說實在的,我還蠻訝異的。我以為現在台灣的「學術成就」就是以論文發表的數量與發表期刊的影響力來衡量。顯然這樣的想法太過單純。原來還有很多其它無法用量化來衡量的條件在裏面(雖然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對一個系的貢獻??)

有人對我這樣的大驚小怪很不以為然。某人就認為升等是「關係」的問題。跟升等委員的關係好不好才是重點。關係好不好這件事情可不是見到面時總是微笑點頭...這麼簡單的事情啊。背後可以有很多「政治」操作的手法(譬如把計劃讓給升等委員,讓他欠你人情,或是抓到人家的把枘?會不會太像日本版的白色巨塔了啊)。

結果會考試的人不一定會有好研究;而學術成就好的人,不一定會成為好教授(如果從結果論來看,升等委員都不認為這樣子的話...)。兩個事件,雖然「政治」的隱含不同,但都一樣,「很政治」。

這代與那代

現在這個工作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很平等地跟剛畢業的大學生們相處,有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和其中的一些人交換對事情的看法。

今天我看到了一篇關於天下雜誌對現在大學生「素質」的「調查」。其中有一句話(引述調查)說道:「現代的大學生有87.6%的人認為大學生的素質下降..」。因為這個論點在羅輯上的問題,讓人很想要進一步了解天下雜誌倒底作了什麼調查。但在還沒找到原始調查細節之前,我和 C 作了一些相關的討論。

首先是關於素質問題。如果大家同意也許「勤奮」是定義「大學生的素質」中的一部份,那我們就可以繼續談論下去。同事舉了一個例子,提到現在普偏認為大學生不夠「勤奮」。C 說一般人會舉說現在大陸學生清晨到圖書館門口排隊等著到圖書館讀書的例子,來跟台灣學生作比對,而得到「現在台灣學生不夠勤奮」這樣的結論。這一個例子讓我跟 C 繼續討論到,我們如何定義「勤奮」。

C 初步的建議是,不因為考試或是dead line的原因而想到圖書館唸書,應該就是「勤奮」的一種表徵。(雖然在關於大陸學生的報導裏並沒有提到他們是在考試還是非考試期間清晨起來到圖書館前排隊)。所以那些不因為考試而讀書的學生就是勤奮的學生。看來似乎「自發性」的用功代表了勤奮的表現。我們可以接下來談談「自發性」的這個部份。

讓我們看看大陸大學生清晨起來排圖書館位置是不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吧。這讓我想到高中時自己也會為了佔到一個圖書館的位置而早早在圖書館還沒開門前去圖書館排隊。我們可能比某些人早了一個月開始做這個事情,但其實說穿了不是為了近期考試就是為了遠期考試。那時的我可能有不錯的動機,但究竟有多「自發」呢?充其量不過是為了符合眾人的期待而努力唸書吧。這樣的自己很「自發」嗎?大陸的學生們可能也是為了眾人普偏認同的價值觀而汲汲營營。就我看來,「自發性」還是不能很精準地說明勤奮這個行為,因為自發性本生就很模糊(倒底受到週圍環境的壓迫到什麼程度造成的自我行動不算「自發」呢?)。

我提出了一個建議,認為不管是什麼目的,也許不是課業上的,也許是經濟上的(或講白了是金錢上的),為了達到個人的目的而付出努力的就算是勤奮吧。這種努力可是要有突破一些習性或困難的,流點汗的才算哦。也就是說,做起來一點都不覺得難而不停地做下去而達到目的的過程,可不看做是勤奮哦。(譬如吃好吃的東西,一直吃下去,到吃不下停下來的過程,我可不認為這是勤奮啊。)勤奮一定要流點汗的,不管是為了賺錢、拿書卷獎或是追女孩子等事情,只要為了達到他的目的而流汗,就是勤奮吧。

我刻意想辦法避開討論上會碰到因為社會變遷而改變的價值系統的問題,而建議了這個似乎可以獨立於價值系統之外的標準。

我問 C 說現在的大學生會不會常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而流汗(做困難的事,不停地面對挫折..),答案好像是不大有的樣子。

後來我試著比較自己那個時代和現在這個時代的大學生有什麼不同。C 說,現在的大學生普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也會花時間去尋找,但大部份的人畢業後都不知道自己「想」或「要」做什麼。似乎真正找到想要做的事情,然後邁步向前這件事情,比起我們那個年代要花上更久的時間。

我想到我們那個時候,九0年代中期,政治運動興盛的尾巴,一些社會改革運動,像是社區營造運動,或是保育運動熱烈地進行著。那時候我們似乎處在一個狀態下,相信只要努力的話好像就可以變什麼。在那個時候,出國留學也許不只是一個社會與家人的期許,對個人而言常是一個「出去看世界」的「夢想」,很多大學生為了這個「夢想」努力。那個時代的我們並沒有比現在的大學生明智多少(因為在某些人身上發生的事實證明我們當初那種認為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什麼的熱情是有點某些面向的天真),但那個時候我們是這樣相信。C 說現在的大學生好像沒有這樣的想法,似乎不認為努力可以改變什麼事情,而且似乎有因為挫折而輕易放棄的傾向。

我們那個時代,進大學之後常在社團裏找到那時自認為是「真正」自己的興趣(相較於因為聯考志願落點的關係進了一個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進來的系),很多人的生命因為社團而有了完全不同的路徑。我很好奇現在的學生在這個部份是否還是一樣。C 告訴我現在學生不大熱衷社團,因為他們再也不需要從社團中找到歸屬(如果在系上找不到的話),他們通常可以在MSN上找到歸屬感。(或是進行社交生活),社團不在扮演重要的角色了。那麼現在的學生在哪裏探索他們真正的興趣呢?C 告訴我,現在的選擇太多了,還有網路上有太多資訊了(大部份在PTT就獲得了滿足,我自己心中的註解)。

我很好奇除了趕報告跟應付考試、MSN聯絡感情,現在的學生都把時間拿來作什麼呢?「現在很多學生把時間花在網路與電動上..」C 說。

如果電玩真的是一個不可避免的time killer,我真希望這些電動能夠有一些主題試的設計,所以致在不可控制地玩完之後,除了攻略多知道了一些,還可以有些不同的收獲。(我們現在可以選擇看比較有意義的邪惡電視)

現代的大學生似乎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沒有我們那個時代一些盲目信仰的熱情。有些人認為是因為他們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反而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是從許多父母忙著送孩子到安親班,以免自己的孩子落人後的行為看來,現代的家長並沒有比以前的家長在表面上或是暗地裏給孩子更多多元發展的自由與資源。另一個我可以試想到的原因是現在的社會的確比我們以前要多元,到處充斥著滿溢的資訊。我認為後者是對現代學生的一個很大的考驗,如何在紛多的資訊裏面找到可以幫助自己定位的部份。更多的資訊,要分辨哪些是有益、哪些是對自己的真實,似乎就更難。我想師長們能在這個方面對學生們有所啟發引導的部份也有限,因為我們都還在摸索如何在資訊時代有效地利用資訊而不被資訊淹沒。

關於大學生的「素質」細節我們沒有一一做討論。而似乎我們與現代學生有些因為環境改變造成的不同行為模式。但究竟現代大學生「素質」有沒有比較差呢?這恐怕是不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吧。但是我們都同意一點,如果只是用「一個角度」的價值觀來「衡量」現在大學生的素質,得到的結果恐怕除了嚇人的數字和容易借用的警語之外,對我們的社會可能沒有很大的幫助。也許需要更仔細地去探究學生行為與環境變化的關係,而不是用暨有的價值框價來作絕斷。

Sunday, November 19, 2006

台北市議員選舉

剛很熱切地觀察完美國期中國會選舉。特別是加洲「選舉」治洲的現象。讓我今年認真地想要投下自己在市議員選舉的一票。

有些人認為沒有一個值得信認與滿意的政黨,所以不打算去投票。而我是寧願相信「do something better than do nothing」。於是乎很認真地想要來了對一個文山、大安區的新住民來說,有哪些候選人,這些候選人的背景如何,政見又是如何。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我無法在網路上(包括中選會的網站)看到市議員名冊及政見。所以一般選民們除了從廣告照片(不是美女就是帥哥)、保證人(如立委保證他的子弟兵...、)、誰總是在上下班時間在街邊吸引過路選民的注意..等,還有什麼其它完整而便民的方式來讓人們了解他們候選人的想法呢?

也許這整個制度就是這個樣子?目前的選舉(或是「民主」制度)就是要我們糊裏糊塗地、盲目地、就對一系人馬、一個政黨支持下去?還是大家認為現在的選民大部份都不在意候選人的政見及他們的確是有機會議會上代表市民的意見?(說實在的,我還真不知道選出的市議員如何來代表自己的意見呢!只有聽過家族裏的親人談及因為某些事情而去「拜托」市議員(或是立委)來「為民喉舌」)

我想到一位美國朋友提到,「對於民主,我們都還不知道怎麼practice民主(他指的是美國..也許還有其它國家),也許都還有比我們現在進行的方式都還要好的方式,只要大家真的很認真地去想的話 」

「古板」星球

今天 I 在捷運上看到一個女孩子,穿了一件洋裝,下面穿著一件牛仔外套,上身穿了一件短外套。

I 說,「妳看見那個女孩子穿的嗎?每一件衣服好像都來自不同的星球...」。

我說,對啊,不像我們,我們穿的都來自一個星球,「古板」星球。

年紀愈來愈大,大到大部份的流行明星都快要小我們十歲,就發現我們愈來愈接近作「panicking parents」的年紀。愈來愈不記得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是如何認為大人們不懂自己的想法。沒想到我們也快要(或是已經?)步入來自「古板」星球的年紀了。

這時我也發現要接納「異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讓我想到,Zajonc關於「我們接觸愈多,就會愈喜歡」(frequency of exposure)的理論。難道是因為這個緣故,流行(不斷地被呈現在眾人面前的物象)得以影響我們的喜好嗎?難道是因為這個關係,所以我們容易形成族我的區分嗎?而這個腦部的機制又是什麼呢?

Saturday, November 18, 2006

E61 咖啡場所

星期五晚上跟朋友小聚,他們帶我們到永和四號公園旁的一間門面亳不起眼的咖啡店。

e61 coffee 門口放了兩張長椅,都還沒進到店裏,朋友就指了一下長椅說道,「這邊有位置,趕快坐」。我以為聽錯了,怎麼有搶椅子搶到門外的椅子都要搶,我們不是來喝咖啡聊天的嗎?該有桌子椅子讓人舒服地坐上一會兒吧?這是我印象中「不錯」的咖啡店的樣子。

進門之後,就發現這家咖啡店店面狹長,吧枱外面的空間有一半都被一麻袋一麻袋的生豆占滿,剩下的空間放了七八張高椅,桌子則是釘在牆面上,大約就放個一本書那麼深的窄板。店裏面已經有看似來了一陣子的客人,興致很好地聊天著。店內的空間很小,讓我們到吧枱前點咖啡時,剛好擠了進客人們的談話圈裏,而這些客人也不以為意地繼續著他們的對話。

e61 coffe e61 coffe

朋友說大部份的時候,咖啡店的生意很好,常常門外的長椅也都坐滿。咖啡豆是老闆自己炒的,價錢很公道。你跟他買咖啡的時候,老闆會很仔細地問你喜歡的口味、家裏的咖啡壼的種類..等等。通常要先訂了之後,老闆再跟據你的需求炒適合你的咖啡豆。因為這樣的服務,加上作出來的咖啡真的很可口,就吸引了很多嗜咖啡的常客。

e61 coffe e61 coffee

時間漸晚,客人逐漸地坐到了人行道上的空間,看起來都老闆與客人彼此之間都很熟的樣子,讓人以為這一群人是認識很久的朋友,好像是一個附近喜好咖啡的家庭作作小社交的地方,連小朋友都自在地在裏面社交了起來。

這間咖啡店讓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不只是它超級可口的咖啡,還包括了它另類但溫馨的氛圍、老闆對自己的工作專精卻給人輕鬆自在的感覺。這家店的特殊的空間感覺與味道,讓來到這裏的台北市台北縣長住民可以有不同的想像空間,也讓人有了一種期待,期待台北有更多這樣獨具特色的小店,每一條街道轉角,每個社區裏,都可以有不同的驚喜與發現。

只有到過這樣的小店後,才會很清楚地感受到企業化經營的星巴客連鎖店創造的氣息是多麼單一與貧乏。

有空一定要來這邊買買老闆親炒的咖啡豆跟體會這裏的不同想像空間。

Monday, October 30, 2006

克羅埃西亞貓咪 -- Part 1

June's Dubrovnik Walk Oct. 21th Post Conference Dubrovnik City Walk June's Dubrovnik Walk Oct. 21th & 22th June's Dubrovnik Walk Oct. 20th June's Dubrovnik Walk Oct. 20th Culture Mondo Dubrovnik RT2, The Rest Days June's Dubrovnik Walk Oct. 21th & 22th June's Dubrovnik Walk Oct. 20th

Wednesday, October 18, 2006

History Matters

今天聽BBC新聞聽到一個英國的歷史記錄計畫,叫作「History Matters」。大致說來是號召英國民眾用類似部落格的方式到網路上去留十月十七日當天的生活記錄,作為英國的「Social History」。

BBC記者問到這個計畫中的一位歷史學家,關於「史官歷史」與一般民眾留下的歷史的意義問題,這位歷史學家的回答是,「我們其實並不知道一百年後,哪些東西是真正重要的,這是一百年後的人們要決定的東西。」

有趣的是在網路上留下來的內容,也會以紙本方式保存在大英圖書館裏。 參加者一但選擇留下「One day diary」的記錄,封存之後就不能刪除。所以在網站的FAQ上也會提醒參加的民眾存細考慮是否要在網站上留下內容。

英國同時有另一個網路資料完整典藏運動號召保存英國完整的網路資料。

和台灣的數位典蔵計畫相較之下,這種保存歷史的方式真是驚人地龐大啊。但說實在的,我們把網路資料保存完全交給Google來作,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啊!(Google跟台灣有什麼關係啊)

Dubrovnik











因為工作的關係,I需要到克羅埃西亞的Dubrovnik參加會議。他參加的這種會議通常都是花了一兩天飛到當地,參加會議,然後再花一兩天飛回來,一般說來是沒什麼閒暇時間四處晃晃的。我們都知道這種會議的routine。

什麼樣的會議會在克羅埃西亞召開呢?而且杜市也不是克羅埃西亞的首都呢。原本對他的會議行程一點好奇心都沒有的我,決定去了解一下Dubrovnik這個城市。

Dubrovnik位於亞德里亞海岸,跟義大利只有一峽相隔,看到網路上的照片才知道它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城市,據說媲美義大利的威尼斯,素有亞德里亞海明珠之稱,目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列的世界遺產之一。

杜市在第七世紀直到十字軍東征前,在拜占庭帝國的保護之下,十字軍東征後成為威尼斯屬地,後因1358年的Zadar和平條款成為奧匈-克羅王國。

杜市在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初成為Ragusa城邦的首都,在十五、十六世紀發展到頂峰,直到十九世紀初變成被拿破倫帝國的一部份。

杜市在十五世紀時已禁止奴隸交易,十分重視自由,且在威尼斯與奧圖曼帝國之間取得巧妙平衡。後來因為地中海船運的危機而勢危。1667年期間又發生雪上加霜的地震,迫使Ragusa出售兩處領地給奧圖曼帝國以保護其不受威尼斯城邦(Republic of Venice)的侵略。

靠近Dubrovnik的亞得里亞海裏有一個叫作Korcula的島,據說是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的故鄉。

我在網路上看到Dubrovnik及Korcula保存良好的古城及美不勝收的亞德里亞海之後決定要跟隨I,他去開會我去探索中世紀古城市。

等我們回來再跟大家作詳實報導吧!

Saturday, October 14, 2006

虛構

親愛的兄弟姊妹,這是一封虛構的信件。借由這封虛構的信件我想要告訴你們我最近生活上一些如夢似幻的變化....

你們也都知道了我回去學校的事情了。但結果回到學校這件事情比我原來想像得還要複雜許多,包括一些與時間曲線上的神秘事件...

我們最近找到了失去了將近一年的摩托車。因為方便,我們便減少了開車,甚至是到學校附近,也用騎摩托車來代步。一直到中秋節我們騎著摩托車去看五十元的二輪片電影時,我突然有了一個奇異的經驗,感覺上時間回溯到某一個歷史片段。這奇異的感覺不禁令人有點毛骨聳然,感覺上十幾年的載浮載沈都是一場夢境,留下來的只不過是那些結了痂的疤痕。這樣的感覺到這幾天手機被竊之後被推到極至,似乎我們在過去與現在的時間接口穿梭來去。

也許對你們來說,這些事情發生的巧合,並無法代表一段歷史時間的重現。理性上我是十分願意接受這樣的看法的,所以我去推敲這個如真的神秘「體驗」的原因。其中有一個可能是我過去十幾年生活是由幾個巨大不連續的片段所構成,某些經驗的組合常常只能激發某一個片段裏的感覺記憶,所以便有了這樣的錯覺。

但我們並不能完全否認,這個神秘經驗是主觀與客觀上存在於某處的。

同一個時間內的巧合,我又如同大學生般對哲學好奇了起來,讀了蘇菲的世界。這件事情似乎又暗示著時間上奇怪的映射。

在閱讀蘇菲的世界時,感覺上似新非新,好像是一個破碎夢境的清晰版本,但其真實性卻讓人摸不清楚。我們真的曾經作過一個清晰的夢境,然後被遺忘了,還是我們作的一直是個破碎的夢境?

這一切有趣的巧合不禁讓我想到大學時期那個令人痛苦且深刻的自我找尋的過程。記得那個混亂的時期一直持續到至英國留學時才算沈澱下來,接下來過了好幾年似乎有一個完整自我的生活,以為人生的發展接下來就是一個線性的發展。沒想到現在又重新回到那個找尋的階段,但卻又有一種「非新」的感受。一方面誠惶誠恐,一方面卻又有探索一個異次元空間的新鮮與刺激感。眼看離四十愈來愈近,不知到四十到來的那年,我們是不是真的能不惑?

人生真是奇妙。

我們對自我生存的價值與意義,對這個世界的了解,真的會隨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經驗」愈來愈多而愈來愈了解嗎?(有一天我們是不是真的能夠透過科學的進展,了解到我腳邊那隻喵喵叫,看似撒嬌的貓,心理正在想些什麼呢?我把貓咪抱到膝上,她就停止了喵喵叫,安靜地發出呼嚕呼嚕聲。所以我們經驗到了貓咪喵喵叫就是在撒嬌要人抱嗎?據休姆的說法,我們只經驗到了貓咪喵喵叫,與在膝上不叫這兩件事情呢!我們還是不知道小漂貓咪喵喵叫究竟是不是在撒嬌呢!)

也許有一天我們就相信了這樣的探索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虛構的,不存在的觀念啊。如果可以簡單的了解與相信這個事情,那也就太好了。

Thursday, September 21, 2006

推論的極性元素

聽了一場演講,講的是推理元素的「極性」。英文上是「Polarity in reasoning」。

講者是英國卡地夫大學的心理系教授,Merideth Gattits

她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在研究人們借由圖形進行溝通的認知歷程。在溝通上,借由語言與圖形來溝通這件事背後有一些根本上的差異。據Gattis的說法,語言的溝通是基於「convention」,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同意某個名詞指射相同的事物。譬如說,我們必須學習且同意「桌子」這個詞所指射的物件。但圖形溝通並不需要有這樣的特性,那麼人麼是如何藉由圖形來溝通的呢?

古典理論談到圖形溝通時有兩個理論,一個是「iconicity」,另一個是「association」。前者認為人們透過了解圖形呈現物體的「物理表徵」的相似性,來了解圖形的意義。後者是則是根據我們對圖形所有的自身經驗的聯結,而得到圖形的意函。Gattis發展出第三種理論,她認為圖形溝通是在於圖形裏的元素之間的「關係結構」(relational structure)。也就是說我們透過了解圖形元素間的關係,甚至關係的關係,來建構圖形的意義。而且她發現當人們用圖形的「關係結構」來進行推論時,通常可以得到較好的結果。(但她在此並沒有詳述所謂的較好結果的比較方式與基礎是什麼)

當我們理解A物件與B物件(或是知覺)之間有關係後,我們如何正確地理解兩個物件之間的關係呢?據Gattis的理論,每個物件本生可能就有其「極性」。所以她後進行了一些相關的研究來檢視這個理論。而這個物件的極性,就是她在這個演講裏所談到的內容。

Gattis指出語詞在許多時候呈現出它們的極性特徵。譬如說,人們會把「more」與「up」聯想在一起(alignment)。她對英文使用者進行了詞語配對的實驗,要求受試者把一些詞語組合與「more」跟「less」做配對,這些詞語包括「左、右」,「暗、亮」,「好、壞」,「簡單、複雜」等。在這樣的實驗中,她發現了許多詞語是具有極性的,但也有些詞語並沒有極性。她也進一步地對孩童進行類似的實驗,以探討在孩裏熟悉比較的語言之前,是否對某些關念也有極性概念。

很有趣的研究題目。

reference papers: Smith & Sera, 1992,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the polar structure of dimensions. Cognitive Psychology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06

言語無味

最近只關心fMRI、neuroscience、fMRI分析工具、Matlab程式語言。與朋友聊天時竟覺得自己言語無味了起來。

還是要多讀些其它的書。

還是要多帶小孩。

胡言亂語

星期五,台大新生訓練,九月十八日開學。

心理系南北館把大學部與研究所分隔得很開,完全沒有感受到新生swamp進來的感覺。真是神奇。某些老師認為這樣的分隔是件好事,因為大學部學生對研究而言多是「噪音」。這樣的說法,聽起來總是有點奇怪的地方。^^

星期六下午帶姪子去上數學課,羅斯福路上塞車塞得厲害,一輛一輛的遊覽車從各處湧入台北市中心,進行挺扁的活動。

很多事情同時在發生著,思考這些事情的意義變成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但恐怕很多事情的問題是在於大家在「思考事情的意義」這件事情上花得時間太少。



最近少看新聞,各台新聞對事情的呈現與處理常令人不悅。看到遍是單一且煽情的展現事情的面貌,看了令人生氣,但偶爾還是會觀看一下事情發展的現況。看到穿著高中制服的學弟妹在數萬人集結的場合用高亢的聲音「發表」他們心中的「感言」,不禁去回憶我們曾經參與些許社會運動的年代,也想像著這些熱血青年在台上時心理亢奮及「壯烈」的感受。

大部份同年的人還來不及參與三月學運。但也曾數次因為擁護自己相信的世界觀而走上街頭。當年的我們不也是相信自己在參與一場歷史的盛會,相信自己雖然沒有來得及參與三月學運,來不及為民主的發展拋顱灑血,也參與了十萬人和平上街抗議台是反小白球運動之類的活動。

雖然數年之後的此時,我們還是無法決定這些運動與理念的絕對意義,但思考自己十幾年前的熱血,常覺得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是如此容易受到鼓動。我們常不清楚我們奉獻熱情的活動後面究竟是什麼樣的意圖與組成。

「運動」通常都複雜的不得了。每個參與運動的人動機也許都不同,說得與想得也都不同。面對著這些複雜的符號與言,在動與不動之間,也是許多爭扎。不喜歡這個複雜遊戲的人,有另一套系統可以參與嗎?真是令人困惑呢!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漫長的求學之路..

很久沒有寫新的東西了。其實回到學校的系統裏之後有非常多感觸,只是每天都忙著在眾多紛擾思緒裏匍伏前進,適應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

心理學在我們畢業的十年之間有許多研究發現與研究方向的改變。尤其是逐漸轉向人類生理機制與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前者逐漸走向genes knockout或是分子生物的途徑,後者則重視腦神經反應與行為模式的推論關係。兩者都非常重識實驗數據的模型分析,除此之外,後者因為採用許多模型推論的方法,實驗設計的嚴謹度非常重要,常必須使用程式來產生標準化的刺激。在這裏一天到晚聽到的是訊雜比,傅利葉轉換、波形...等。大部份的研究生也都具備程式設計的能力,以電腦呈現標準化的刺激材料。這些都是十年前所沒有的東西。

離開校園許久,早就不大需要使用的三角函數、微積分... 等數學工具,現在全部要重新來過。重新從高中數學開始複習起。

常常想要對幾位從文科轉唸理科博士或是從理科轉唸文科博士的朋友們致敬。這真是一條走來不易的道路啊。

Friday, August 25, 2006

冥王星從九大行星裏除名

在捷克召開的國際天文學會,天文學家在星期四投票決定將Pluto從九大行星裏除名,重新被定義為dawrf planet大新聞。

Pluto被除名的主要原因在於國際天文學會新採納了一個行星的定義,該行星必須是主宰該區域的主要星體,才能被定義為太陽系裏的主要行星。

有些天文學家對這個決定頗為失望,甚至認為這是語言學上的災難:

"We now have dwarf planets which are in fact not planets. I consider this a linguistic catastrophe. I think the union is going to get a lot of flak for this, in doing it in such a muddy way," said Owen Gingerich, chairman of the IAU's official planet definition committee.


不管如何,大家的地球課本內容就是要改寫了。 Link: Astronomers expel Pluto from the planetary club

Tuesday, August 22, 2006

The female brain

Way back in February I read from brain wave that there's a new book called "the Female Brain" due to be published in August. Today I found from news it's out now. This book is written by a scientist called Louann Brizendine.

In her new book, "The Female Brain," Brizendine says that women are better than men at remembering the details of emotional events because their brains are structurally and chemically different. This is not essentialist malarkey; scientists have studied living, thinking female (and male) brains with PET and MRI scans. Simply put, the hippocampus -- site of emotions and memory formation -- is larger in women, as are the brain areas for language. Men, on the other hand, have larger brain centers for action and aggression. (They also have 2 1/2 times the brain space devoted to the sexual drive, according to Brizendine.) Much of these variances start in utero, during the eighth week of pregnancy, when the then-female brain will either receive a testosterone surge or not. The screenwriters of "Click," then, weren't so far off the mark.
So there ar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in the brains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ough it's more or less a cliché. It's still interesting for me to know the scientific facts behind this well known phenomenon. However the reviewer gave this book quiet merciless critiques.
Brizendine sounds surprisingly naive elsewhere in the book as well. After speculating that, like prairie voles, some men may have a gene sequence for monogamy, Brizendine delivers this scoop: "We now know women cheat, too." One wonders how many studies Brizendine had to sift through before coming to this conclusion. And while it's fascinating to learn why women's brains get in their way of having round-the-clock sex, do we really need a neuropsychiatrist to tell us that a woman won't have sex with her partner while she's angry at him?

For a scientist, Brizendine relies heavily on anecdotes. Even though she says that child development is "inextricably both" nature and nurture, she starts Chapter 1 with a vivid story of a patient who gave her 3-year-old daughter a toy fire truck instead of a doll. One afternoon, the patient walks into her child's room to find her rocking the truck and saying, "Don't worry, little truckie, 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Though this is hardly proof that the girl's brain was hardwired for nurturing -- we don't know what other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television, friends, babysitters, other female figures) may have shaped her -- it serves to support Brizendine's point that "there is no unisex brain.
As far as a scientific book is concerned, we might expect mor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from this book. However I was talking with my publisher friends about how publishers "wrap" and promote publishing nowadays. Since lots of readers don't really "think" critically, the publishers try to draw attentions by putting some sensational anecdotes in front of readers' faces. I've been reading several popular scientific books with similar layout. I wonder whether it's because of the publisher or the writer so the book doesn't present so much scientific arguments and facts. I need to think seriously whether to spend money on that book or not now. ^^

Friday, August 18, 2006

Chinese senior ambassador to UN said: Every inch of territory is more valuable than people's life

I heard the most ridiculous interview with Chinese most senior ambassador to UN about the Chinese military expansion.
he said..

the moment when Taiwan goes independent supported by WHOEVER, china will have no choice.. will have to do "business" through whatever means we'll do business at any cost.. ... one inch of territory is more valuable than our people's life ... he said.. it's better for US to shut up.. to keep quiet.. is much much better
...it's hight time to shut up, don't tell china what's good for china.. THANK YOU VERY MUCH

It's more vivid to listen to the tone in his conversation. He did emphassize those bold words with very strong tone. I am wondering why Taiwanese news medias aren't broadcasting this kind of therrible declaration to people to make people more realistic about China.
Listen to it from here http://downloads.bbc.co.uk/rmhttp/downloadtrial/radionews/bbcradionewspod/bbcradionewspod_20060817-1800_40_pc.mp3

Thursday, July 27, 2006

新科學裏的哲學問題-神經研究與道德問題

最近認真閱讀神經認知相關的網路文章或是觀看相關的webcast,時常造訪英國的dana foundation。Dana foundation的成立主要是對一般大眾傳遞腦部研究的一些成果與重要的議題。基金會時常邀請著名的學者進行現場演講或是討論,讓一般大眾能有機會與這些平時關在研究室裏的學者有直接對話的機會,一般民眾更能直接了解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議題。透過網路,基金會舉辦的這些座談傳達到更多其它的角落裏。

最近我特別注意到的是基金會網站裏許多關於腦部研究蓬勃發展之後衍生的道德問題的討論,每一次的pannel discussion後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已被回答的問題,而是在討論裏被丟出來更多的問題。

因為腦內造影技術的發達,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新的研究發現轉載在網路新聞裏,而且多以聳動的文字作標題,例如「多工傷害學習」或是「拒絕會啟動腦部危險行為機制」、「自閉症男性患者的腦部情緒神經較少」等。

在今年七月的Times Online 裏(註1)的文章裏提到1992年時美國一位男性跟妻子爭執之後,將她殺害並從十二樓丟下,他的辨護律師提出腦部掃描的證據證明被告的腦部腫瘤造成他無法控制他的衝動行為而求輕量刑。三年後另一個案例是某個慈善機構的經理挪用公款,辯護律師用腦部磁核造影證明他在犯行期間,腦部逐漸痿縮,最後檢查官同意求處較少的刑期。

2003年Dana foundation舉行的神經道德座談(註2)裏提到,美國75%的兒童藥物沒有經過兒童臨床研究證實它的療效或影響,甚至是Ritalin(治療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藥物),也沒有臨床實驗結果證明它的效果(現在可能已有研究成果),更不用提到關於學齡前兒童服用Ritalin後長期的追踪研究。2003年美國才開始研究Ritalin對發育中的腦部的後續影響。

2005年6月Dana foundation關於神經道德的討論(註3)裏,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教授Nikolas Rose指出一直到五年前,美國使用了全世界95%治療ADHD的藥物,而在義大利,這個疾病在當時的罹患率卻是未知,表示社會認知環境影響到對某些疾病的認定。這個不僅是道德的問題,而是政治、社會、甚至是生物經濟學的問題。(在座談裏他甚至使用「共同製造的流行病」來形容ADHD的例子)

在相同的坐談裏,牛津大學神經學教授Paul Matthews說道,在這個時間點裏,大腦對我們來說還是「無法預測」的。「心智起源於腦裏神經的作用」,負責任的人會說這樣的說法仍是一個「假設」,因為在任何的狀況下,我們都不能直接證明這個事實。我們可以預測一個突觸的行為反應,但一毫米平方的腦可以有十萬多的腦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又有一萬到二十萬的突觸連結進來,形成非常複雜的系統,任何一個參數的改變造成的結果在目前是遠超過我們能預測的範疇之外,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完全不同的思考架構,來探討「預測」的問題,但我們還離這個目標很遠。

Dr. Rose並提到,神經認知研究與腦部研究的道德問題並不是一個離我們尚遠的問題,現在就有很多需要被探討的問題,譬如孩童使用Ritalin藥物的問題、強制病人服用精神藥物、憂鬱症的藥物治療界定日漸模糊的問題,或是焦慮失常(anxiety disorder)的新興市場的問題,這些議題在當下都應該被充份探討。

關於大腦研究還有很多其它的道德問題需要在學術與大眾間充份討論。2005年底美國有一個案例是使用充滿爭議的brain fingerprinting(註4)技術證明死刑犯對當時的重要細節並不記得,被告希望能因此免除死刑。目前這個結果並不被陪審團採用。所以我們將面對的問題幾個明顯的問題範疇:

一、腦部研究的成果在詮釋與應用上的問題。
二、治療或是「優化」的問題:例如,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我們可以「操弄」腦部的反應?以著名的帕金森氏症為例,目前有一些方法是以腦部刺激來減輕它的症狀。那麼我們可以服用藥物來增加我們的記憶嗎?如果可能的話,我可以在明天考試前,吃下一片帶有增強記憶功能的麵包(想起小叮當的情節了嗎?)然後去考試嗎?或者是我可以把它當成保健藥物,每天服用嗎?如果有讓人變聰明的藥物(假設神經研究一直發展下去,這一天就會來臨的話),那服用這樣的藥物有道德問題嗎?
三、還有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問題。

這些問題其實都需要許多在科學之外的討論與釐清,在我們還沒有真正科學實事之前,我們就需要哲學思考來填補這個空缺,直到科學進一步地實證出我們的哲學推論為止。但到那時之前,讓我們再重覆一下Paul Matthews的那句話:「到目前為止,心智起源於腦裏神經的作用,都還只能算是假設。」

相關連結

註1 A head for trouble 
註2 Dana foundaion podcast in 2003 about neuroethics
註3 Dana foundation webcast in 2005
PBS 上關於Brain fingerprinting 介紹
Nikolas Rose: http://www.lse.ac.uk/people/n.rose@lse.ac.uk/
Paul Matthews: http://www.seh.ox.ac.uk/index.cfm?do=viewStaff&personID=41

Wednesday, July 26, 2006

My bicycle route to work

辛亥路六段 -->
世新大學 -->
景美景華公園 -->
木柵花市 -->
與羅斯福路平行的小巷(119)巷 -->
芳蘭路(與基隆路平行的小路) -->
台大農場
這個時節騎到靠山邊的路,都會聞到不知名的花香。

Friday, July 14, 2006

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

自從大學修了台灣史時曾接觸關於台灣的認同問題之後,自己在這個議題上停止思考與閱讀很久。總是在看了一些令人義憤填膺的新聞片段時又不時想要理清這個問題,尤其是當愈來愈多台商「出走」到大陸去、或是媒體不停炒作大陸議題時,更會問這個問題,道底台灣人的認同問題是什麼?

在書店看到盧建榮的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便去圖書館借來,看是否能一解這許多年對這個問題的疑惑。

我對台灣的社會/歷史學者的了解幾乎接近文盲的程度,初讀盧從武俠小說開始談及台灣人的中化時,還以為他是位老老學者,但後來才知道並不是。在這本書裏盧從張深切、張文環與鐘肇政的文學作品裏分析不同時代的台灣認同問題,另人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讀到張深切在民國二十幾年的著作裏所表達對台灣未來的思考,讓人想要更進一步地透過閱讀他的文字來了解台灣在那個時代的面貌。

盧建榮提到他在1994年在梅山講到故梅山名人張文環,不管是當時的聽眾或是田野調查遇到的鄉民,都沒有人知道誰是張文環,讓他深覺台灣對歷史失憶的嚴重。我在回家的路上與I討論到這點:我們對日據時代的台灣,幾乎是沒有想像的。我們的成長歷程裏幾乎沒有素材讓我們與這五十年的歷史有密切連結。最近重看張照堂編的影像的追尋,介紹台灣早期的攝影家,有許多作品是在民國二十幾年時照的,在那些照片裏甚至可以看到沙侖海水域場裏穿著比基尼的浴者,或是穿著改量式旗袍與洋裝開心地盪著秋千的女孩子們,完全在我們對那個時代的想像之外。

如果台灣人無法正面看待過去好與不好的那些歷史過程,如何能從歷史的追溯裏了解到我們如何來到這裏?

以下很簡短地摘錄了書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字句:

『有四千年的文化史,幾百𠎵祖先建立下來的文明社會,竟是如此野蠻,怎不令人傷心!《張深切全集》,卷1,頁357。 大陸的情形,使我目驚心..《張深切全集》 卷1 頁363』 (P079)


這段談及張深切在日本禁用中文之後轉戰大陸繼續進行抗日的工作,但卻看到中國警察草菅人命,毫無人權觀念,對當時的現實中國失望之情。但他卻認同古典中國,有系統地閱地四書五經及諸子百家等先秦典籍。所以盧認為張深切有雙重認同的問題,他認同古典中國,卻不認同現實中國。(我很好奇那麼現在的台灣人認同的是什麼中國?市場中國?啊,其實是中國市場)

『台灣人一向做人家的殖民地... 台灣人未嘗做過主人...數百年來... 我們一直做人家的奴隸,被塑成妒忌、卑劣、利己、狡猾和現實主義的性格,這是我們最大的悲哀。《張深切全集》,卷2,頁470。』(P084)

『我想--國家的強弱是視其國民為國犠牲的分量而決定的,我看朝鮮人過去的犠牲比台灣大,所以朝鮮的復興應該比台灣快。《張深切全集》,卷2,頁627。』(P085)

『.....我希望台文需要更加大眾化...我們要急起直追,創造超越日本的作品...』--可見台灣文化反殖鬥爭已走到文化上要與敵人區隔,而且還要超越它這一地步(P094)
另一位光復前重要的作家是梅山的張文環。張文環在光復後因為無法用中文寫作而停筆了三十年,其實也是一種反映台灣文化因為不同統治者被切斷的樣貌。

三十年後,張文環重新提筆,用日文寫了《滾地郎》,由友人翻譯成中文。

「《滾地郎》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日治時期的梅山,其中蘊涵的殖民論述相當豐富,值得挖掘。」

「養子的內部殖民關係可以改變,但我族被殖民者碰到異族殖民主的外部殖民卻無力抗爭。這樣的殖民論述不免過於流於宿命論式的了。」(P116)

『明治時代的殖民地台灣,有言語不通的異民族走進來,但清朝時代的台灣統治者也不知台灣語。官與民不用翻譯的話,好像鴨仔聽雷一般。而且,官與民之間,有高高的圍牆--衙門阻撓著,而且這一次增加一道異民族的圍牆。街上的空氣常常被淡淡的煙包圍一般的感覺。年輕人想趕上那煙一般的潮流,年長者想要阻止它。這在當時任何家庭都會看得到的。(張文環;1991:29)』(P127)
容我僅摘錄至此吧。《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像是一條小徑,而恐怕我們要從這條小徑去窺視這個複雜的問題是十分不易的,需要從這條小徑向前探去,去閱讀產於當時的著作,慢慢地重新建立起這段失去的歷史,可慶的是,至少我們所在之地並不完全黑暗,尚有小小燭光。

Tags:

Tuesday, July 11, 2006

美國共和黨的科學戰爭



幾個禮拜前朋友提及這本書「The Republican War on Science」,談論美國共和黨如何有系統地因為意識形態或政策性目,刻意有系統地扭曲科學資訊。我們一直很想買來拜讀,但還在閱讀清單上。因緣際會在UCTV上看到科學史教授Naomi Oreskes與該書作者Chris Moony的對談,算是在這裏先一窺其妙。

Oreskes問了一些蠻重要的問題,例如,她提到: 政治人物拒絕科學家的建議是常發生的事情,例如杜魯門總統拒絕了科學家不要製造氫彈的建議,算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例子。所以共和黨在做的事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民主黨也有利用科學的例子,為什麼要特別談共和黨? Arizona的社會科學教授Daniel Sarewitz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提出對Mooney非常嚴厲的評論,認為他的觀點是另一種誤導。Oreskes提出科學和文化、歷史、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因為科學也是社會結構的產物,是沒有純粹科學的存在,對這一點Moony的反駁是什麼?

Moony的觀點是共和黨惡在史無前例地以「系統化」的方式惡意曲解科學事實,且涉及的層面不僅是過去的軍事議題,而是廣泛的社會議題(最具爭議性的議題之一就是Intelligent Design)與環境政策(共和黨製作了一系列的文宣倡議地球暖化並沒有確切的科學根據,他們是如此形容二氧化碳的:「They call it pollution, we call it life」)。他認為政府官員可以選擇拒絕接受科學建議,但不應該扭曲或是刻意誤導科學事實。

對於沒有純粹科學的說法,他的解釋是他也了解科學裏面無可避免的「人」的因素,但是他主張我們不應該因此而不去關心科學事實被有系統地曲解這件事情。另外他認為我們應該區分學術科學政府單位的科學研究兩者本質上的不同。

我覺得這個訪問節目有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我們如何「閱讀」一個觀點,共和黨的科學戰爭是本在暢銷書排行榜上數週的書,它呈現了一個一般人很少去思考,卻十分駭人聽聞(聳動?)的觀點,提醒更多美國人去覺查、觀察與反省科學與政治之間的關係,所以廣受歡迎。所以作者在這個議題上就代表客觀事實,彰顯了社會正義?也不一定是如此。Oreskes在對談中提出的另一些批判性觀點或是問題,可以防止閱讀者有非黑即白的觀點,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們應該還是會找時間拜讀這本有趣的書。

Sunday, July 09, 2006

網路中立

網路供應商(提供網路連線服務的廠商,大部份是電信運營商)可以決定我們觀看的內容嗎?美國最近有許多關於這個議題的討論。在HorsePigCow上看到關於這個議題的video link,覺得真是有趣。

在Wikipedia上對於這個議題有很詳細的說明。中文則有Timedream的文章提及這個事件的意義。

以下為「忍者說」的網路中立信短片:

Tuesday, July 04, 2006

All In The Mind - 24 June 2006 - Early childhood and the developing brain

澳洲廣播電台ABC有一系列關於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廣播節目。在網站上不旦有mp3可以下載,還有訪談稿提供該節目的訪談細節,是很不錯的資源。

七月二十四日的節目談到在嬰幼兒發展早期照顧者與嬰幼兒互動對嬰幼兒發展的影響。

節目中的主談者Dan Siegel認為,三歲以前的額葉發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社會功能的基礎,譬如親密關係、同理等。在這個時期裏,嬰幼兒與照顧者的互動扮演了十分關鍵的角色。訪談稿摘譯如下:

人腦裏有數億神經元,在出生時這些神經元之間彼此的連結十分不成熟,在發展的過程中,個體的經驗開始促進神經元觸發而進而產生連結。

在一般狀況下,當嬰兒哭的時候,他的哭聲會被聽見,所以他的基本需求能得到滿足。這樣的經驗使得嬰兒的腦部發展產生如此的連結,於是發展出一個一致的腦部結構組織:當他向外溝通他的內心狀態時,會有相對的反應,所以他能得到需求上的滿足... 而大腦的組織會有非常有整體性。

當幼兒向外溝通他的內在需求時得不到反應時,他的腦部學習到的是,不管我內在需求是什麼,(向外溝通後)我還是不會得到我所需要的東西,因為外在世界的其它人無法了解我需要的是什麼。幼兒會學習到獨自存在,不向外要求,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發生,則最終甚至會和自我的身體和情緒經驗疏離。

孤兒院裏的孩子常是兩個護士照顧200個幼兒,所以幼兒的需求常常被忽略。Siegel提到如果一再地被忽略,幼兒無法從外在得到情緒的安撫,他們就會發展出自己的方式來安撫情緒,譬如說,咬自己、搖晃,想辦法對自己提供不同的刺激以分散自己的內在需求的注意。當這樣的情形維持數年之後,這些幻兒的腦部就愈發定形,對經驗的反應就愈來愈少,到了六、七歲時,那些從沒有任何親密關係的孩子很難跟其它人發展親密關係。

目前我們知識所及是在出生後十八到二十四個月時,大腦的額葉發展同理及自我調理(self-regulation)功能,如安撫自己的情緒、透過自言自語來看自己的想法,這些都從親密關係發展而來,二歲半到三歲時額葉的發展已經到一個幼兒可以去探索世界,較多社會互動的程度。所以要改變可能要在三歲以前。

但Siegel也提到人腦神經在成長後再生與重新連結的能力已是被廣泛證明的事實,所以透過檢驗自己的生命與記憶,我們可以再重建我們生命的意義。

We now know that definitively. So I believe very strongly that adults can use their minds to actually examine their lives and examine their own memory systems to make sense of their lives and then alter the way their brains function, so they can actually free themselves up from what used to be a prison of the past.


Tags:

Friday, June 30, 2006

前進大陸衝衝衝

今天去了一場幾乎讓自己啞口無言的聚會。

一位在常年在大陸打滾的長輩,現在算是長住在蘇州,來參加這個聚會。他語重心長地說道,未來我們的孩子都要跟大陸的孩子競爭,而大陸進步的速度很快地就會把我們給拋在後面。大陸現在機會遍地都是,他鼓勵我們這些後生晚輩能去的就趕快去,去了那裏不要只工作,要留意遍地的機會,他感概到早年那些留意到這些機會的人,現在都已經賺飽了。

這讓我想到今天廣播裏聽到的節目,談及台灣有九位教授被大陸聘用,並談到台灣人不夠珍惜我們的學者,就薪資水平來說大陸願意出的價碼可能是六萬到十五萬美金的年薪。

這兩件事情一下子讓人心情很複雜起來。一方面覺得好像在經驗一種全國性的恐懼陰謀,似乎每個人都在想的事情都是我們很快就要被大陸人趕過去。在面對這樣的恐懼裏,大部份人的建議就是大家趕快西進吧,就衝!衝!衝!另一個很深切的感覺是似乎現在能夠衡量「競爭力」的標準就是「經濟力」。

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思考這個困惑了自己很久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去大陸才會有競爭力。當然我們不能排除自己於大陸的廣大新興市場之外,如同我們不能排除自己於印度的新興市場之外,每個國家都要面臨到這個問題。但,為什麼我們在其它歐洲國家看不到「恐陸」(或是他們也很恐陸?)我懷疑他們會有高度恐懼深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大陸的孩子。但,為什麼我們就會呢?

新加坡的人是不是也會認為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大陸去,未來就可以跟這些大陸的孩子作競爭?聽起來好像有點什麼不對的地方。

我想到日本人的軌跡。許多日本的產業發展似乎是「向內看」為出發點。他們思考問題,然後到國際上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回到自己的國家裏精進這些方法來更進一步解決他們想解決的問題,而最好的東西一向是先滿足日本內需市場,然後再外銷到其它國家。而這樣的文化模式似乎為他們創造了在某些產業上十幾二十年的領先地位。「問根本問題的能力」似乎是很重要的元素。但也許日本產業成功模式還是在全球化影響還沒有這麼巨大以前,而也是它開始勢微的原因?

想著想著,公車就到站了。下公車時大家習慣地感激公車司機,公車司機也很親切的回應。這是十幾年前沒有的東西,而台灣的「人文」素養與人道關懷是不大一樣了。而這個我稱之為「humanity infrastructure」並不是在一天兩天裏發展出來的。我想到今天順手翻到的,張照堂寫的「影像的追尋」裏面台灣的老照片,裏面有幾張民國二十七年的照片,一張是兩個女孩子穿著洋裝與改量旗袍在淡水海水浴場盪鞦韆,笑得非常開懷;另外幾張是同一年的新竹埔看戲、上香與遊街的照片,包括這些早年台灣影像工作者在影像這件事上的思考,都讓人覺得台灣的humanity infrastructure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歷史。這和長年經歷戰亂與文革的衝擊後的大陸有著很大的不同。只是,我問I,人道關懷對經濟競爭力有幫助嗎?我想這個是個複雜而多層面的問題。但人道關懷是否能增進人類的心理效益,我想答案是比較明確的。

台灣在過去幾十年來的「經濟奇蹟」後,建立了一個不錯的基礎,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有幸能站在這樣的經濟奇蹟成果上面,也許有了不同的視野。過去台灣有遍地都是的機會,現在似乎是大陸有了遍地都是的機會。但我們也許可以思考的是在我們過去的累積上面,是不是可以用不同的視野去找到在彼岸遍地機會裏確切屬於我們的位置。如果在過去我們是惡性競爭形成的經濟規模,是不是我們把同樣的做法移個地點在做一次?那麼除了在經濟的累積之外,我們的「進步」在哪裏?

我想我們還是要問根本的問題吧。

Wednesday, June 28, 2006

紐約時報上的台北無線市網報導

紐約時報科技版6/26日有一篇對台北無線市網的報導,談及如果市網建置後的使用狀況。

Like Q-Ware, oper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other parts of Asia are eager to build municipal networks. But they are grappling with the high expectations politicians are placing on them. On June 9, MobilePro backed out of plans to develop a wireless network in Sacramento because it said the city wanted it to offer free access and recoup its investment with advertising, not subscriptions, a model that other cities are hoping to adopt. Elsewhere, incumbent carriers have challenged cities' rights to requisition new networks. And many services have had difficulty attracting customers.


雖然我對安源的無線市網計劃不甚看好,但看到台北經驗已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出現,並被主流媒體點名作為美國芝加哥與費城無線市網建置的借鏡經驗,也是有趣的一件事。服務內容、服務品質與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將會是無線市網能否被廣泛接受的關鍵問題。

我曾經在信義計畫區試用無線市網,室外網路的穩定性似乎是很嚴重的問題。而如果我們都要進入到室內去使用無線網路的話,再加一杯咖啡與電源插座還是最常發生的情境吧。

通常只有在很少的時候,萬不得以的時候,我們才會在公共場域找無線網路,但換個角度想,何必把生活弄得這麼苦呢,還是等它多成熟點再說吧。

我想對的經營模式需要一些實驗計畫,否則這麼大規模的投入,就要靠統一企業的資金來支持了。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安源在硬體設施的建構上共花了將近十億台幣,且需要50萬用戶來達到每月的損益兩平。

Outlook 外寄郵件 SSL 的問題,0X800CCC7D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好久。有一天我的outlook外寄郵件開始無法寄url(智邦)的email,在outlook的錯誤碼是 0x800CCC7D。所以我開始用Gmail作為外寄帳號。

沒想到過沒多久,Gmail的外寄帳號也出現同樣的問題。之後的一個禮拜,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今天終於找到了相關的資訊用了Ral的方法:
打開IE->工具->網際網路選項->內容->清除SSL狀態
然後把outlook 關掉,再打開時似乎就可以用了。

Tags:

Thursday, June 22, 2006

下雨天的咖啡館



Semin Zeki 提到藝術比語言為更有效的溝通系統,因為和視覺系統的複雜完整度相較,語言系統不過在它的嬰兒期。(雖然是很奇怪的比喻)

再加上一點這時咖啡館裏的音樂,就成就了一個全然外域的感覺體驗。

Thursday, June 15, 2006

閱讀快樂-Happiness: The Science Behind Your Smile

自然期刊關於快樂的科學著作上的一句有趣的說法:關於快樂的科學研究的書啊... 就像在等公車一樣,你等得很久它不來,一來就來好幾台(顯然國內外皆同啊)。2005年出了好幾本關於快樂的科學的書(其實2006年還有哈佛的Danile Gilbert出的 Stumbling on Happiness),其中一本是New catstle的心理學家Daniel Nettle(I 得了蕁麻疹,nettle rash 之後的第三天,我收到Amazon寄來的Nettle的書,真巧)所著--Happiness: The Science Behind Your Smile.

這本書其實不長,我花了一個早上囫圇吞棗地把它看完.。和「不斷幸福論」相比,Nettle的書偏向以演化的觀點來解釋快樂的機制,且討論的方式也較專注在幾個議題上。

一、快樂的定義:他把快樂分成三種,第一層次的快樂,指的是較短暫的情緒,例如joy、pleasure;第二層次的快樂是對情緒的判斷,譬如幸福或是滿足,通常和認知判斷有關係,也有較長的時間面向;第三層次是生活品質,和人生的圓滿,個人的完成有關。第一層次與第二層次的快樂較容易「測量」,第三層次的快樂較不容易被測量。

二、人們一般來說是快樂的。他舉了英國對某一個年齡層的群眾作的長達數十年的研究資料(Na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Study)發現這些研究對象在一到十的量表上,陳述自己快樂的程度在五以下(11,269的受試者中的90%)。他也列出跨國的研究指數,包括許多發展中國家,例如印度的6.21、中國的7.05(甚至高過日本的6.53)。(這些研究主要是由伊利諾大學的ED Diener所發表)當然我們需要了解這些研究實施方法與背景資料)

三、Hedonic Treadmill理論(原由Brickman及Campell提出),追尋終極的快樂就像是在跑跑步機一樣。因為「適應」的關係,我們以為我們得到的快樂會持久,但過一陣子之後我們會回到一個恒常的狀態。就演化的角度來看,我們會因此而追尋「快樂」,這個機制可能會讓我們持續競爭,以達到繁演的目的。

四、經濟學家Robert Frank把快樂的來源分成兩種,一種是positional goods,一種是non-positional goods。金錢、汽車、社會地位是positional goods,健康、快樂、自由是non-positional goods,兩者主要的差異是這些「物品」的價值是否需要與其它人比較來顯現。Frank認為這個心理機制是演化的遺跡,繁演的成功和相對狀況有關而非決對的健康狀態。(這點在高度社會化的靈長類尤其明顯。有較高社會地位的雄性有較多的交配機會)。但這個演化結果讓我們不斷追求positional goods,也不斷被趕上,迫使我們必須再繼續不停向前。

五、天生快樂:人格特質在人們能不能快樂上扮演重要角色。神經質的程度(Neuroticism)和內外向跟快不快樂有很大的關係。較神經質的人較不容易快樂。

最近的研究發現一個叫作5HTT(這裏有一篇有趣的文章:所以快樂與長短有關?)的基因和血清素的系統建造有關。這個基因有兩種型式,長型與短型。有長型5HTT的人和兩個短型的人相較,似乎平均上較不神經質(嚴謹來說是在Neuroticism量表上分數較低)。

不過Nettle舉維根斯坦作例子,說明如果用第一層和第二層快樂來看維根斯坦的話,他可能活了一輩子不快樂的生活,但是從第三層次來看,他可能是快樂的。據說維根斯坦在死前要他的房東跟世人說,「Tell them I had a wonderful life」。Nettle也政治正確地補充說雖然似乎人格特質在我們能不能快樂上扮演重要角色,卻不是不能改變的,所以我們可以透過許多認知行為治療及靜觀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ve therapy)來變得快樂。(如果這是我們要追求的東西的話...)

六、想要與喜歡的不同:Nettle舉了許多精彩的神經行為研究來說明想要與喜歡的不同。有一個老鼠行為的研究,讓老鼠按bar時產生電流刺激牠的lateral hypothalamus(海馬迴),研究者發現老鼠像上癮般地不停地去按bar來產生刺激電流。而當海馬迴受到刺激時,老鼠就會一直吃東西。這個時候如果你給牠吃的東西是不好吃時,牠還是不停地吃(好可憐的老鼠)。控制欲望(wanting)的機制和依伏神經核(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多巴胺系統(dopamine system)有關。而腦內鴉片(opioid)和愉悅(pleasure)較有關。不過多巴胺系統與腦內鴉片系統彼此亦有相連,所以通常想要的東西和喜歡的東西會是相同的,但並不是總是相同。另外血清素(serotonin)在我們的快樂系統中扮演著另外一種角色,可能是調結我們正想與負向的情緒。

七、演化呀演化。為什麼恐懼與快樂的機制這麼不同呢?Nettle說這是獵豹與瞪羚,生存與晚餐的問題(Cheeata vs gazelle)。恐懼是處理生死攸關的問題,而快樂是Cheeta是不是能在這餐享用瞪羚還是其它動物的問題。所以人們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通常較為顯著。另外關於快樂的演化理論似乎和生命繁演較有關係。Nettle解釋了「想要」的演化背景,卻沒有特別談到「喜歡」或是「愉悅」的演化背景。(也許是讓我們愉悅的總的來說就是對生存或是繁演好的東西?)

八、Nettle並沒有完整地交代快樂的生理機制和第一層、第二層及第三層快樂的關係與形成,也沒有清楚描述想要與喜歡在他的三層快樂定意裏扮演的角色。但可能本來就並非他的著述重點,且在生理研究上還有許多未知與不明的地方。但總結他的論述,快樂的來源可能有兩種,一個是比較性的一個是非比較性的。我們可以從比較性的東西得到短暫的快樂,但很快的就會消失,因為我們的演化機制要我們不停地與其它個體競爭而取得較好的繁殖機會。但在追尋的過程中,我們要小心想要與喜歡的陷井。(所以有時即使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可能也不會快樂?我覺得在這裏他並沒有很清楚地論述單純得到「想要」的東西,不管喜不喜歡,是否能引發愉悅感(pleasure,第一層的快樂。)另外在先天後天之戰上,他認為有先天上的差異,但可以後天補足。(承認先天的差異也許是個好策略?)

九、引用他的話來作結吧:「... although psychology can suggest that experiencing flow or having a sense of purpos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well-being, it cannot, unfortunately,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at purpose one should have, or where one's flow will come from. This is an individual journey everyone has to make, and the answer will be different for everyone.」,心理學家也許可以找到幸福感的重要元素是什麼,這些重要元素的內容卻是因人而異的,需要自己的追尋。

Tags:

Wednesday, June 14, 2006

語言切換的大腦機制

六月份的科學期刊上有一篇關於多語言使用的腦部機制的發現

過去的大腦研究發現流利的雙語使用者不管使用哪一種語言時,大腦的反應區域都是一樣的。但在Crinion等人的研究裏發現當我們在切換語言時,大腦的左尾狀核(caudate)有明顯的反應。

尾狀核是額葉顳葉頂葉裏與語言相關的區域的神經訊號的主要入口,它同時把回饋的訊號經由丘腦(thalamus)的連結送回。丘腦在控制與選擇自體動作反應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語言上與「說話」(articulation)的自體動作相關,而不同的語言需要不同的動作模式。

所以在英語與中文的切換時,可以想像左腦的尾狀核繁星點點。

Crinion的研究方法是比較受測者對同一個字的不同語言的反應,例如受試者看trout(鱒文的英文)vs LACHS(鱒魚的德文)時的腦內反應。不知道在我們常常把兩種語言混合使用時(譬如說,當我們說『我ok啦』的時候),是不是也會在語言切換時引發尾狀核的強列反應。

真是有趣。

Tags:

Monday, May 29, 2006

加州大學帥哥講腦



Martin Sereno的演講,講題是 「The Origin of the Human Mind: Insights from Brain Imaging and Evolution」

演講內容主要是腦部顯影、語言演化等的粗淺介紹。但聽加大的老帥哥(還有一條紥成麻花的辮子)演講,實在是還蠻不錯的啊。也很訝異現代多樣的傳播系統實際上對知識(或有人堅持這個是資訊還不是知識)傳播的影響,連大學也都可以自己成立影像傳播網路。^^

記得有空去看看。

Tags:

Wednesday, May 24, 2006

快樂政府與快樂學者


BBC 有一個快樂公式節目系列,其中提到布丹的國家政策與英國目前的狀況。當世界上主要的國家都以GDP為國家成長的標的,布丹所追求的是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布丹的文化部長提到:文明的發展是人類個人的發展,心靈及人道的極至發展。經濟發展顯然不是主要讓布丹文明發展的主要方式,也許也不是讓全球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方式。布丹文化部長甚至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布丹是全球第一個國家以追求全國的快樂作為主要的政策。(watch video)
布丹政府在對全國快樂的追求上採取強硬的手段,他們禁止電視播出摔角及MTV,禁止對兒童的廣告。

英國政府在布萊爾上任的時候也提出了「對一個更好生活的追求」是其政府的重要目的。目前英國政府也在研究禁止對十歲以下兒童的廣告,因為研究發現,這些廣告讓小孩較不快樂。另外他們發現通勤有損快樂程度。和朋友家人的緊密互動愈多的人,似乎愈快樂。而通勤時間犧牲了社會互動的時間。所以他們鼓勵大家換到離家近的地方工作,多跟家人朋友相處。婚姻也是有助快樂,所以政府應重新思考鼓勵婚姻的政。有趣的是,他們認為快樂比其它健康政策(如運動、飲食及戒煙)對健康更有幫助,所以全民健康政策應在如何推廣快樂這件事情上有更多努力。

在一個對英國民眾作的開放問題研究中,一千一百位受試者中,有56%的人認為「知足」就是快樂的來源。

不管人類社會在科技上、全球化或是經濟發展上有多大的跳躍式成長,關於人性根本的問題與解決這些問題的智慧,看來是古今皆同。財富不等於well being,知足就能常樂。

對於如何變得更快樂,賓州大學有一個「正向心理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任Seligman花了四十幾年的時間在研究正向心理。在他的「真實快樂中心」裏有一連串的快樂相關的測驗,你甚至可以看到你在相同的demographic area的個人特質強度。雖然「比較」常是不快樂的原因之一。

另外哈佛大學心理學系「享樂研究中心」,Danid Gilbert的研究發現我們有許多天生的、系統性的「偏見」,使得我們常常無法享受快樂,他寫了一本最近出版的Stumbling on Happiness。不過他說,當朋友問他快樂的秘密時,他說,快樂就是星期天早上的墨西哥捲餅及生辣椒jalapenos

Tags:

Tuesday, May 23, 2006

Clore & Ortony's cognition theory for emotion


I can't help thinking of that song..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That leads to your door
Will never disappear
Ive seen that road before
It always leads me her
Lead me to you door


Although is not about a person but about my passion in sutdying emotion & cognition neurology. Sometimes the frustration is from being outside the academic circle or feeling rejected by people who are in the circle. But why? Why do people need to pour cold water on a person who is passionated in this aspect? Also why should I "feel" frustrated? This is an interesting and emotion related question.

Lately I am reading a book calle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Emotion. I like Clore and Ortony's clever constructed cognition theory in emition, though not totally agree with it.

In an experiment, they research participant reported she's been angry with her friend because her friend stole a book at the bookstore where he worked. What's this "anger emotion" about? Their theory is its a combination of two things: one is her disaproval of the behaviour since it violates the "standard", second is that this disproval or standard violation might jepordize their friendship.

Clore and Ortony have categorized emotion priming/appraisal to two approaches: top-down and bottom-up. For buttom up process, there are three major sources: about consequence of events, actions and aspect of objects. (as below)
The top-down process involves "reinstatement" cognitive process. The reinstatement of prior appraisals from earlier situations. The examples are fearful veterans.

"Fear is a reaction to appraisals of threat, and the fact that the veteran's appraisal of the greenhouse as a threat was unconscious, was pathetically mistaken, and was based on only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to a past emotion arose when a situation took on a particular meaning.


They also argue that there is no "precognitve process" suggested by Bargh, Greenwald and others experiments of subliminal exposure effects. Those experiments involve quickly mask the first stimuli so that subjects don't remember seeing the stimuli, however are affected by the stimuli unconsciously. Core and Ortony's arguments i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meanings of the visual stumili: the contextual (spatial-temporal) and semantic (or taxon) meaning. Therefore the subjects have recieved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stimuli but not the contextual one. This theory is backed up by the late discovery of cognition neuroscience research in memory and learning.


They also talk about the effect of the emotion without contextual association. When people lost the contextual association of emotion, they might misattribute emotions. However when the subjects became aware of these mased stimuli, the influences disappear.
As a result, mood-based feelings are easily misattributed to whatever stimulus is being processed at the thime. Hence, general moods (and moodlike conditions such as depression) are much more likely than specific emotions to result in contamination of judgement and decision.

... Freud was similarly impressed by such phenomena. He observed that unconscious stimuli with emotional potential could have wide-raging effects on dreams, symptoms, and behavior that could be neutralized simply by "making conscious" the unconscious origin of the influence.

They also suggest that express feelings to professionals, friends, strangers or simply to oneself' as in a diary, organizing one's thoughts about trauma can avoid misattribution effects. In other words, this process will strengthe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motions to specific events and avoid generalization.

Tags:

Monday, May 22, 2006

哥倫比亞商學院的自製MTV



朋友介紹網路上的自製video。據說哥倫比亞大學business school每年都會舉行的follie Club活動,最初以舞台劇型式出現,始自1773年,現在的型式是由學生們自製錄影帶。

這個video的內容背景是哥倫比亞財經研究所所長Glenn Hubbard為主角,Glenn Hubbard據說原來也是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的接班候選人之一,但後來因為與布希在經濟政策上的意見不同,使得美國聯準會主席的位子被影片中的大鬍子,Ben Bernake取得。他的學生以此為主題,改編Police的歌「every breath you take」,製作成這部MTV。
歌詞如下:

[George W. Bush:] "Ben Bernanke is the right man to build on the record that Alan Greenspan has established. I will urge the Senate the act promptly to confirm Ben Bernanke as the fourteenth Chairma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Every breath you take/在你呼吸之間
Every change of rate/在你每次調息
Jobs you don't create/工作不會增加
While we still stagflate/停滯通膨仍在
I'll be watching you/我要監督你


Every single day/在每天之間
Bernanke takes my pay/Bernake搶走我的錢
When growth goes away/當經濟不再成長
Inflation will stay/通貨就要膨脹
I'll be watching you/我要監督你


Oh can't you see?/你看不到嗎?
The Fed's where I should be/我該在聯準會
How my poor heart aches/我心多麼痛
With each of your mistakes/在你每個錯誤中


First you move your lips/你只動嘴吧
Hike a few more BPS/基息再漲吧
When demand then dips/需求再下降
And the yield curve flips/殖利率變差
I'll be watching you/我會監督你

Since you came supply's lost without a trace/自從你來供給消失
I dream at night that I punch you in the face/夢裏我痛扁你
Your interest policies I cannot embrace/無法認同你的利率措施
I feel so wronged and I long for Greenspan's place/感覺真差、我要葛林斯班職
I keep cryin': Benny! Benny! Please...


Oh can't you see?/你看不到嗎?
The Fed Chair should be me/我該是主席
How my poor heart aches/我心真疼痛
When prices escalate/物價往上蹦


Every move you make/你的每一動
Every oath you take/你的每個誓言
Hope your models break/希望你策略失效
Bet that beard is fake/打賭鬍子是假
I'll be watching you/我要監督你


CBS is great/CBS很好
Wouldn't change my fate/人生不會改變
But we'll be watching you/但我要監督你
We'll be watching you/但我要監督你

哈哈

Monday, May 15, 2006

麵包食譜

基本甜麵團作法

材料

  • 1. 高筋麵粉:500g
  • 2. 砂糖:100g
  • 3. 新鮮酵母:15g(我們家附近農產超市只有真好家的「酵母發粉」,一樣好用)
  • 4. 塩:5g
  • 5. 奶粉:10g
  • 6. 冰水:260g
  • 7. 雞蛋:1隻
  • 8. 奶油:50g(我用半脂植物奶油,熱量較低)


做法:

將 1 至 5 先均勻混和,加入 6、7和成粗麵團,加入 8 ,開始揉麵。揉麵時可摔打幾下麵團,把筋打出來(食譜是這樣寫的),然後使勁揉麵,大概揉二十分鐘,揉到枱光、手光、麵光。

揉好的麵團抹上薄薄的油,蓋上布放在溫暖地方發酵四十至六十分鐘。發酵完之後分成小麵團備用,每個小麵團約為60g。每500g麵粉約可做16到18個麵包,作不完的麵團用保鮮膜包起來,靜置十五分鐘後放到冷凍庫裏,可放四十八小時(我最多放到七十二小時還不會酸)。

起酥麵包做法:

小麵團壓平,像包餃子餡一樣包入肉鬆(我用素肉鬆,大約一大匙)。包好後抹上薄薄的蛋,靜置作二次發酵。起酥皮上抹蛋,放在抹上蛋的麵團上。等麵團發酵到二倍大(或四十分鐘)即可烘烤。起酥皮大部份超市的冷凍部門都有賣。

烘烤上下約200度,烘烤十二到十五分鐘。(我們家烤箱要十五到二十分鐘酥皮才會上色)

Wala~~ 起酥麵包

Wednesday, May 10, 2006

網路上的燒餅油條

I喜歡吃燒餅,最近做了各式各樣的麵包+蔥油餅之後,覺得應該來試試作作燒餅。覺得對做過鮪魚麵包的我來說,燒餅應該難不倒我吧。

所以我去了我蠻喜歡的自助烘培網找食譜,沒看到,所以又去請問了Google一下。

食譜沒找到。找到了下面關於四種外食早餐健康組合這段資料:

危險組合 燒餅油條+米漿。 一個包了油條、肉鬆的飯糰,或是一套燒餅夾油條的熱量都超過500卡,如果再搭配豆漿或米漿,熱量遠遠超過孩子的需要
另外也有資料說一個燒餅熱量大概230大卡到250大卡。

當下就把報導印出來,貼在冰箱上面。這個危險組合,對於身材都走樣的我們,就敬謝不敏啦。放在這兒有人不小心逛到我的後花園時可以參考參考。

Tags:

野地還是我家後花園

那天讀了 Ilya的「尋找表現的形式及其他」裏的最後感慨:

有沒有可能那種聲音不在報紙上、不在被「培養」的溫室裡,而是在網路上的野地中?大家如何傾聽野地中的聲音?


時間多,所以對這件事想了很久。

我想到最近常讀的腦神經、記憶、情緒的東西。有些東西可能可以回應一下他的這個感嘆。

人類這個超級精密神腦的設計,讓我們非常有「選擇性」地處理資訊。通常與情緒連結的資訊、跟自身有關係的、有視覺影像的資訊等會被優先處理。這個選擇性的「天性」是很重要的一個設計。
俄國神經心理學家魯利亞(Alexander Luria)曾對著名的記憶高手謝現雪夫斯基(Shereshevski)進行長期研究,發現他對週遭的所有事物,不論大小,幾乎都保有高度細節性的記憶,但也由於經驗中充斥太多無關緊要而不值得記憶的細節,使他無法進行抽象層次的思考 ~Daniel L. Schacter,記憶七罪


所以主流媒體似乎提供了人性一個方便的出口。過去人們就只要「選擇性」地注意一下幾個主流媒體人的論述,而過去媒體人的專業程度似乎在滿足方便取得資訊的條件下,被大部份人接受。所以一般人就懶得去「辨識」野地裏的無名小草。

野地裏的花草辨識起來需要一些技巧的。我們通常會帶者幾本「手冊」出野外,手冊上有花草的圖片、詳述,所以我們這些還算是特別對野花野草野地有興趣的人可以粗淺的了解這些野地裏的生物。通常野地裏的生物會引起一般人注意的原因大概就是有鮮豔的花朵、有趣的特性(含羞草)或是神奇的療效(魚腥草?)。

野地裏有一個被大家看到的方式。變有名然後被「編收」到國家公園、保護區等機制裏面。像是優勝美地啊、哈盆啊等。

講了那麼多其實是想介紹一下「pagerank」這個東西。今天在Physicorg看到一篇談到學述論文重要程度與Google搜尋結果排行的演算法PageRank的文章。很好奇地找到了網路上的tool可以算出某個url的「影響力」。據說分數是介於0到10分之間。

結果感嘆的Ilyagram的PageRank分數是5分,不感嘆的ilyajune page rank是零分。看來水鳥君都在自家的後花園兒裏種甜椒咧。也是不錯的啊。

Monday, May 08, 2006

衞斯理的錯構

『我坐在那裏,面對著牆上一幅畫。

那幅畫,畫的是一張臉孔,可是在應該是眉毛和睛的部份,被兩片尖銳的扇形物體所佔據。 那兩片扇形的、呈青藍的東西,看來像是被撕成兩半的銀杏樹葉,那個人的頭部線條,則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僵直感。』

『我終於忍不住好奇心,轉過頭去。首先,我看到了一雙線條極其動人,膚色極白的小腿,在腿彎之下,是一條黑色緞子束腳褲的褲腳。然後我抬起頭,發現站在我身後的,是一位高挑苗條,穿著醫師白袍的美麗女郎。我估計,她的年齡頂多三十出頭。她有著略微尖削的下頦,和極其白晳的皮膚--現代女性,很少人有那麼白晳的股膚!因而,醫師白袍穿在她身上,似乎也顯不出那種雪白的感覺。』

詳細描述的場景細節與異於常人的美麗女子,「倪體」兩個字在腦裏浮現出來。我忍不住往下翻去,如同二十年前往下探索的好奇心。

不大記得我的第一本「倪匡」是從什麼時候、那一本開始。最喜歡的是有徐秀美抽象人繪的封面系列。幾個踡縮在角落、廢寢忘食讀倪匡小說的記憶,還歷歷在目。踡縮其實是很真實地描繪了小時候讀衞斯理的樣子。倪匡把故事寫得太引人入甚,所以一打開書後,精神就像是變成衞斯理,上天下海,一下子在剛果的叢林裏、一下子又到了中國雲南,或是某個歐洲城堡,四處尋找疑雲的解答,肉體常常就被遺留在那個開始閱讀的樣貌姿態,一直到書看完了,精神才回竅。

還記得高中住在北投外婆家樓上。頂樓加蓋獨門獨戶,深夜時就自己一個人在窗戶被風吹得咯咯作響的房子裏看倪匡的書。看了「茫點」之後,到洗手間洗手時都不敢看鏡子,深怕在鏡子裏面看不到自己。一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個時候的恐懼樣貌。也許自己現在對CSI、恐怖科幻電影的著迷,都是因為倪匡的「啟發」,特別是他那種似是而非,若真若假科學理論,總讓人一下子就「滑」到他所織構的故事情節裏。

翻開葉李華「錯構」,這種熟悉的感覺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故事是從衞斯理與一位精神科醫師(當然是位出眾的美女囉,一如所有衞斯理傳奇裏出現的女性)的互動開始。

冷若冰,美麗的女精神科醫師,告訴衞斯理,他已經在精神病院裏住了十年了。這十年來他創作不斷,但許多創作的來源是他的精神幻想,而他逐漸無法區分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差異。甚至是他書中的各個角色,不過是精神病院裏的病友,包括衞斯理美動人的妻子,白素。

一切似乎就是這麼回事,衞斯理是精神病患,真實身分是作家,從來都不是什麼探險家。從來也沒有這位美麗的妻子,與動人的探險傳奇。冷落冰是來幫助衞斯理從幻境裏走回現實的精神科醫師。但注意細節的衞斯理卻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什麼地方不合羅輯....。

「錯構」的作者葉李華其實是台大電機系、柏克來大學理論物理博士。現在任職於交大科幻研究中心主任。他從不折不扣的倪匡迷(當兵時自己整理出倪匡人物譜)、研究倪匡、到變成倪匡的忘年之交。

這本書像是一個有趣實驗,是衞斯理回憶錄系列的第一本,後續還會有「同位」與「蓋世」的出版。

倪匡的衞斯理最後的身份是否真是一位長期罹患精神病的作家?冷若冰真的有辦法幫助他回到正常的狀態嗎?還是其中另有陰謀,一切不過是像雙面女間諜裏使用Alias操弄,不過只是「認知行為」的把戲?他們背後的目的又是什麼?

這一些恐怕要從「錯構」一本一本看下去,才會看到「密碼」後的「揭開密碼」吧。



Tags:

Wednesday, April 26, 2006

終其一生對教育與文化的追尋

西元70年, 耶路撒冷的第二神廟受羅馬人的毀壞, Yohanan ben Zakkai 逃往海邊的Yabneh, 建立了第一所研究摩西五經 (Torah) 的學校, 從此之後猶太人就成了愛書之人. 猶太人裏不管社經地位, 都需要習文以便習讀祈文及摩西五經....

... 生命的目標並不在於取得經濟上的無憂, 經濟上的無憂是通往更高的文化境界的手段. 猶太人的文化裏最重要的是對教育與文化的追求. 這個重要的信念, 讓維也納的窮猶太人, 都讓家裏至少一位兒子成功地成為音樂家, 律師, 醫生, 或是更佳的大學教授.

~p22, Eric Kandel, In search of memory, 2006


難怪許多猶太人在科學界有崇高的成就,因此也讓他們也享有了經濟上的無虞與社會地位。反觀台灣的教育,受教育常是為了取得更好的社經地位,賺更多的錢,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或是聲名上的滿足。真是滿大的差異的。

Tags:

Wednesday, April 05, 2006

當溫室氣體排放變成可交易能源..

2005 十月,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中,有四十五萬四千六百公頓的二氧化碳以平均約每公頓2.25美元的價格完成交易,至少製造了一百萬美元的產值,其中不含交易過程中的一些相關費用。據統計,全球的二氧化碳交易市場2005年的產值約為100億美金,到2012年時將高達2.3兆美元的產值。(untilipoint Internation Inc, 2005 Nov, Emissions Trading and Utilities: What's the Impact)

許多標示著「二氧化碳減量」(CarbonNeutral TM)的產品在市面上產生,你可以搭乘「二氧化碳減量」的飛機,購買「二氧化碳減量」的房子,做一個「二氧化碳減量」的公民。因為一家「未來森林公司」正在提供這樣的商品。你可以買一個小小的1.4公升的二氧化碳減量駕駛,裏面的內容包括了從五個森林裏任選五顆「二氧化碳」樹,一個再生皮的鑰匙圈,一張個人證書等。

全世界目前有幾個溫室氣體交易平台(或是機制):京都議定書,歐盟排量交易機制(Europea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s)英國排量交易機制,加拿大排量交易機制加州氣候行動登錄作業(The California Climate Action Registry)及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大都以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裏溫室氣體交易的精神進行交易。譬如一個企業可以在開發中國家投資「乾淨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一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UNFCCC下的計劃)相關的計劃,來換取二氧化碳積分。這些二氧化碳積分有什麼用呢?一、它可以在自由市場機制裏被售出,二、它可以作為排放量限額的補償。

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國家,同意使用199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為標準,在2012年達到簽署的減量比例標準。歐盟在2012年必需減少199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8%。所以歐盟在2003年時通過了歐盟交易機制條款,根據京都議定書的目標,分配境內一千二百個主要二氧化碳排放設施的限額。當一個設施超過排放限額時,它有兩個方式達到「補償」,在自由市場裏買進積分,或是自行投資「乾淨發展機制」下認可的相關計劃,以賺得二氧化碳積分,作為排量過多的補償。

在這個交易機制施行之後,許多高二氧化碳排放產業(煉油、化學、火力發電..等)開始進行許多綠色計劃,譬如在發展中國家購入或是承租土地種植森林以作為儲碳(carbon sink),或是進行二氧化碳減量相關的生產流程改變計化,以賺取更多的排量積分。杜邦因為分配到多出的排量限額,可能可以淨得七百萬英磅的營收。(Heidi Bachram, 2004, Climate Fraud and Carbon Colonialism, Capitalism Nature Socialism, V. 15, Number 4, 2004

2005年,歐盟開始推廣二氧化碳交易,許多企業必需面臨因為超過法定限額所產生的多餘成本,他們一則想辦法減少排量或是購得多餘積生,或是想辦法轉價成本到消費者身上。好消息是過去無價的自然資源,被亳無限制地使用,沒有任何機制監控及計算工業社會所消耗的自然資源,現在像是原油一樣進入市場機制裏,變成必需被計算的產品成本,使用者必需付費。

但是這樣的交易機制亦受到一些批評: 一、有些乾淨發展機制下的計畫,例如造林,並沒有被完全證明對儲碳有幫助。有些研究指出,透過森林來儲碳可能不是一個穩定的機制,當氣候變遷過劇,森林的死亡反而會進一步地釋出更多二氧化碳至大氣中。(Larry Lohmann, The carbon Shhop: planting new problems) 二、乾淨發展機制下的計畫可能造成「碳殖民主義」(Carbon Coloniolism),已開發國家企業至發發中國家取得大量土地造林,在沒有約束機制下,可能對當地的社會與生態環境造成衝擊。譬如趨離原住民、單一植被造成生物多樣性的衝擊甚至是農藥污染問題。 三、乾淨發展計劃的審核問題。許多乾淨發展計劃並沒有良好的監控機制,造成名不符實的狀況。(C. Beuermann, T. Langrock, H.E. Ott, 2000, Evaluation of (non-sink) AIJ-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ndadec)) 四、不成熟的市場交易機制而引發的公平價格的問題。 五、這樣的交易機制允許了污染者用有價的方式取得「污染權」(只要我能賺夠多的錢,購得排量積分,我就可以繼續進行二氧化碳排放),總體來說是否能對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有所助益,還是未知之數。

所以有些民間團體如世界雨林運動(World Rainforest Movement),極力反對二氧化碳排量交易,而建議將這些用於推廣二氧化碳交易的經費用於推廣再生能源的利用,或是將付費機制交由政府法規之下,以污染稅或是規費的方式進行。

溫室氣體排量交易是否真能幫助各國達成京都議定書裏的減量目標,甚至全球溫室效應減緩,仍然是一未知數。但是我們應該持續觀察這個自然資源進入交易體系之後的成效與影響。如果拿原油的例子來看,原油進入交易市場之後,在全球化的經濟體系裏,改變的可能是財富的分配比例,似乎並沒有減緩我們消費原油的速度。雖然二氧化碳排量與原油交易並不能完全等同的作為比較,但其效果及影響還是不免令人憂心。

Saturday, April 01, 2006

Generation Hack (新世代的密秘)



我的表弟妹年齡小我大概七到十歲,差不多是剛出社會或是出社會幾年的年代,表弟每天花很多時間在玩電玩,表妹一百六十公分,卻認為四十五公斤才是標準體重。

我發覺接近三十五歲的我常常無法想像年輕十歲或二十歲的年齡層都在想些什麼。我們常會用這個出生於六十年代的三十多歲眼光來看年輕世代的需求,然後用我們戴了不同年紀與時代背景眼鏡的視野,尋找能與他們溝通的語言與工具。實際上我們與小十歲、二十歲的年輕人之間的差異,除了年齡之外,還有當下社會環境的不同(最明顥的就是網路帶來的資訊普及,全球化的經濟體系),教育系統與內容的改變,因而產生的價值體系的改變。我們跟下一代年輕人的差異早就不只是在於年齡上的不同。

所以我覺得如果有人做一個「了解新世代的想法」的研究,從社會與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了解新世代的想法,應該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大計劃。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計劃不只探討「新世代的想法」這個議題,另外還要同時間做方法學的研究。研究的結果可以摘要成書,可能就會成為父母親、行銷人或是教育者可以參考的素材。

這本書應該每十年就作一次再版,根據當時社會環境的狀況及方法學的精進作內容的更新。到時候也許我們就能夠有一本「密技」來了解我們正邁入青春期的兒女們的世界與想法。

我常常有個想法,認為對社會與心理(或是身心)的研究應該是很多「政策」或是「商業」行為的基本元素。如何才能有真正適合的政策與觸動人心的服務與產品,是要有對人性、認知、人的個體與社會互動更多的了解之後,才能產生的。我想到在四月三日(第958)期的商周中關於「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文章中提到豐田汽車如何設計出更適合人類的產品

..以豐田汽車來說,就擁有上萬筆人體數據資料,除了人的手肘長短、眼睛平視東西的角度外,甚至在不同移動速度中,地上畫的交通標誌要拉到多長多大才會被注到,都詳細紀錄。駕駛座椅的高度不同,對臀部的壓力數值,全列在豐田的資料庫中,即便改變一點點,使用上也有差別。 以儀表板數字為例,開車時眼睛多半看遠處,需多花半秒的時間調適,容易造成不適,因此最近豐田利用鏡子投射,將數字拉遠但卻維持同樣大小,讓駕駛移動視線看儀表板時,減少重新聚焦的時間。


我們在研究新世代的想法時,應該也要像豐田的研究一樣,甚至是從更多的角度來構成一個關於年輕人的完整圖像。

常常覺得,這才是值得花大筆經費投入研究的國家型計劃畫啊。沒有考慮到「人」在「內容」裏的面向,就像蓋了一棟房子卻有不適合使用者身高的房門高度,或是開門時會去撞到樓梯(就像我家一樣)一樣哦。

Tags:

Thursday, March 30, 2006

The Inn at Little Washington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的Shenandoah Valley的小華盛頓酒館(The inn at Little Washington)是美國最著名的餐廳之一,在美國的Travel + Leisure中被列為排名第一的餐廳。

它的成功不只來自於一流的食物,而是他們有一個秘密絕招:「情緒指數」。

來到小酒館的客人會發現,這邊的服務生總是很熱切地招待你,不知道是食物還是他們耐心聆聽的功夫,你來的酒館時可能滿腦子是對工作的抱怨與生活的不滿,但走出酒館時卻總是滿心歡喜。

這其實就是小酒館老闆發明的:「情緒指數」的神奇奧妙所在了。這裏的服務人員都受過特別訓練,知道如何觀察客人的情緒與一群人裏的情緒互動。每一桌的客人點餐時,服務人員在這桌的餐點資料裏會另外加上一個註記,註名這桌客人的平均情緒指數,十代表最高分。他們確保每一站的服務人員都可以看到這個情緒指數,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希望客人走出餐廳時都是滿懷笑容的。

譬如說,服務人員會觀察整桌客人裏哪位似乎是最難伺候的,然後特別處理。或是來用餐的夫妻裏,丈夫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美麗的服務小姐,服務人員就會換一個男服務生來服務這桌客人。有時候客人在兩道前菜之間猶豫不決,這時餐廳就會在上客人點的那道前菜時,同時給一小盤另一道前菜給客人試嚐。

每一次服務人員為客人服務時,就重新評估一次這桌客人的平均情緒指數,想辦法在他們離開餐廳之前提高他們的平緒指數。

有一次一位女客人獨自來到餐廳用餐。在整個用餐的過程中都沒有和服務人員或其它人交談。最後在她離去之前,我邀請她到廚房參觀,和她聊到了我也看過她正在看的那本書。就這樣打開了她的心房,才知道原來她丈夫剛過世,在世時一直提到要來這家餐廳用餐,而這天是她丈夫的生日,所以她選擇了用這個方式來紀念這個日子。


這個餐廳讓我想到一部有名的日劇,叫作「奇蹟餐廳」(原名應該是國王的餐廳)裏面的老侍者服務客人嚴謹而且專業的待度,服務業的精神所在。這樣的作為並不是在許多「市場研究」之後,為了作出市場區隔而產生的。而是源由於對人的深度關懷及服務精神而產生的。

人的尊嚴及情緒的舒發都在這樣的環境裏發生。這樣的精神在台灣恐怕要在我們更了解何謂「人的尊嚴」及「情緒」的需求之後,才會產生吧?

The introduction of their approach of "taking the measure of mood" by the onwner Patrick O'Connell was published 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 edition

Tags:

Sunday, March 19, 2006

Work like a dog and think like a dog

前一陣子I跟他的好友「膝對膝」的聊了一下關於他的工作的事情。他的朋友很有洞見地告訴他說,你的問題在於你太不像「狗」。

就我所知,I平常工作投入的樣子是很像狗一樣啊,連停下來喘氣的樣子都很像,怎麼說他太不像「狗」呢?原來是他的思考模式太不像狗。「你太像一匹狼」,他的朋友說,意思大概是他是一個稍稍太有自己思想的獨立個體。

這位社會學家朋友對組織的政治生態,真是一語道破。通常大老闆會很喜歡像狼的你,但是中階主管卻對你的角色十分敏感。我想大概是中階主管的位子,角色通常也是狗。

最近看了一本書,「上班不必耍心機」。道盡所有辦公室環境裏的政治鬥爭(美其名為競爭)本質與常見的手法。這些貼身肉搏的手法包括了諂媢、謊言、越級報告、延誤會議、挖角、塘塞、抹黑、腐化資訊流程...等等,真是愈看愈不寒而慄。

我跟I在這個談話後,真實地認識到我們「社會化」的程度都還不夠高,很難打成功的「組織戰」。看了書之後更深切體認到這點。

不過我大概也還天真地相信像我們這樣「政治天真」的人,還是可以找到一個可以發揮天分的地方,只是要花點時間去尋找吧。

附帶一提,對權力有高度需求的人,可能就要習慣辦公室裏的政治生態,雖然你可能並不想要用這些「手段」來得到權力,但是謹防別人拿這些招術來對付你,還是很重要的。(而且還不能讓自己搞得神經兮兮,而要有「常態」化的自我訓練)。

這本書裏提到的一招我認為是十分血腥的、心理戰術:

1. 每天都把傢俱搬動一下。把受害者的辦公桌一天移開牆壁四分之一英吋。 2. 動他桌上的東西:改變他電話、釘書機的位置。 3. 讓受害者的椅子坐起來不太一樣但看起來卻相同。即把它換成同樣形狀與頻色的另一把椅子。 4. 讓辦公室的燈光閃爍不定。 5. 讓東西無綠無故消失,隔天又突然出現。 6. 讓受害者的名牌被換成是別人的或根本消失不見。 7. 讓受砉者的快速撥別鍵突然得再重新設定。


工作跟狗的關係啊~~ 看看這個封面就了解了。

Wednesday, March 15, 2006

運動與社會互動

普林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現,群體運動對腦部的益處比獨自運動來得好

我們都知道許多人很難自己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和朋友一起時就好得多。群體運動的好處可能不只有這些。

Elizabeth Gould的研究團隊研究運動對老鼠腦部的神經細胞生長(neurogenesis)的影響時發現,老鼠只有在與群體一起運動時,才對腦部神經的增生有幫助,而單獨運動時,腦部神經增生則受到抑制。

在跑部對壓力荷爾蒙皮質類固酮的減少上,科學家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只有單獨跑步的個體的神經發生會受到皮質類固酮的負面影響。

單獨跑步的老鼠在某一個外加的壓力源產生時,產生較高的皮質類固酮。如果設法抑制皮質類固酮的升高,則有助於神經增生。

這個實驗的結果顯示,在沒有社會互動之下,一般有益的活動可能會對腦部產生負面的影響。

此研究的結果發表在Nature Neuroscince

Tags:

Monday, March 13, 2006

高敏感度人格

最近在苿莉看到一本書,【敏感原素】。作者Elaine Aron定義了一個新的名詞「Highly Sensitive Person」。

大部份的高敏人格具有以下特質:
一、很會看出錯誤,也很會避免錯誤
二、非常認真負責
三、能夠非常專心
四、對於需要高度警覺性、正確性、速度以及觀察入微的工作做得特別好。
五、能夠將心理學家稱「語意記憶力」的材料,處理到更深的層次
六、常常想到自己的想法
七、能在沒察覺自己已經學會的狀況下學習
八、非常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及心情所影響


HSP的身體也有一些特質,他們的神經系統可以讓他們
一、成為精細動作的專家
二、可以站得特別穩,一動也不動
三、通常都很早起
四、很容易被刺激品如咖啡因所影響,除非是已經很習了
五、較常用到「右腦」
六、對空氣中的東西較敏感。


HSP容易因為過於敏感而變得內向,退縮,或者因為容易「感覺」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跟據研究,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屬於HSP)而覺得沒有自信。或者因為容易「感覺」而花更多的時間思考難有答案的問題。

Aron博士嚐試著用不同的向度,詮釋一些我們一般認為只是「某些」人的「特質」。她的研究嚐試著歸納出一群具有以上特性的人,稱之為「高敏感度人格」,並告訴這群人,他們的特質並不代表負面的意義,只要了解自己屬於這樣的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模式,還是可以擁有很健康快樂的人生。

究竟這個新的(其實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人格屬性,或是標籤究竟有沒有足夠的科學或是心理病理根據,我在網站搜尋及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好友那兒都找不到答案。也沒有找到這十年間的反證研究。但是我個人覺得,不管名詞的定義與標籤為何,書裏談到的「生存法則」都對重建自我價值及找到適合的生活方式有些許的幫助。

你覺得你是HSP嗎?這裏有一個簡易的自我測試,來看看你的敏感指數高不高。

個人覺得,如果你常常覺得很在意自我形象,在意同儕的眼光,成天想著人生宇宙奧妙,滿屋子的這種那種書籍、喜歡往大自然裏跑、總是覺得與環境格格不入,也許你可以翻翻這本書。



Tags:

Sunday, March 05, 2006

2006 年 IF 產品設計獎觀察



2006 年IF 產品設計獎得獎名單最近出爐。台灣得了67個獎項。比去年 2005年 多了一倍的得獎項目。除了參、得獎數目比去年多之外,另一個引起我注意的部份是得獎的類別項目。去年31個得獎產品中,只有3個不屬於台灣主流的電子、電 腦產業,不到十分之一的比重。今年67個得獎作品中己有20個作品屬於非電子、電腦產業,而屬於生活型態、建築、醫療等其它的類別。

這個轉變似乎代表了台灣經濟重心逐漸轉移的可能。

今年台灣參加的公司中,大可設計(Duck Image )得了11個項目,幾乎都是屬於非電子類的項目。看到台灣的創意在其它領域發芽及成長,真是一件令人愈來愈高興的事情啊。

Tuesday, February 28, 2006

Another learning example

I am learning how to create categories with blogpost and looked up in the net. I found an example by OldCola which is quite cool. I am trying this out here.

Sunday, February 26, 2006

台灣經濟指標



我對台灣的經濟狀況與一般國民的工作生態、產業焦點,很有興趣。前一陣子常跟 I 討論許多關於為什麼台灣經濟(或是經濟指數)的緩慢成長的現象。過去十年來,平圴每個人每年大概多賺了二千多美金,約為六萬多、七萬台幣。平圴下來每個月 我們大概多賺了差不多不到五千元台幣。 如果說國民生產毛額被準確地計算,包括了台灣廠商在大陸及其它地區設廠之後的所得,那麼這個數字是有點讓人覺得不可思義。

Year 國內生產毛額(USD) 國民生產毛額(USD)
199512,906 13,103
200313,32713,752
200414,271 14,770
200515,271 15,676
再來看看國內最賺錢的幾家公司從1995年到2004年的營收成長狀況。很多的成長都超過了百分之七百的成長。
(億元台幣)19952004營收成長百分比
台塑化8347445016.88%
廣達8832453603.77%
仁寶13121141518.61%
宏碁8212911482.23%
明碁2631477461.60%
台積電2872559791.64%
光寶1751558790.29%
我們不免要好奇,是誰吃掉了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是成長的人口數(大概一百五十萬人吧)。還是這些巨額成長的公司不過是吃掉了那些被替換的產業?或是同類廠商惡性競爭造成成長互相抵消的結果? 真是令人困惑的結果啊 。。 註一:資料來源,日盛證卷 註二:為1997年數據

Tag:

Friday, February 24, 2006

短命的企業與巷口的小麵攤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是這樣說的:

根據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統計資料,美國企業壽命超過5年以上者僅佔40%不到,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超過7年,且科技含量愈高的企業平均壽命愈短,高科技企業有90%活不過5年;大陸企業的壽命更短,根據大陸科學投資雜誌調查資料,大陸中小企業平均壽命約4年,平均每7家企業有1家在1年內倒閉;至於台灣企業平均壽命則眾說紛紜,其中,7.5年的壽命被許多機構採用


我想到我們家附近有一家麵店,叫「老娘麵店」,每天晚上高朋滿座,常常到很晚的時候還有川流不息的客人,老闆忙著切小菜,媽媽忙著下麵,太太(或是妹妹?)忙著算錢端菜,每天晚上都忙得喘不過氣來。據說這家店在這邊很多很多年了。旁邊的早餐店,老闆住我們家樓下,好像也做了好幾年的生意,還有樓下的美髮院、街上的豆漿店、夜市的小攤....

也許「企業」追尋的目標更為遠大,尤其是高科技企業,關係到幾萬員工的生計,外滙存底、國民生產毛額(雖然我聽說台灣的GDP已經十年沒有很多的改變了。)

但如果從這個高比例的短命記錄來看,在高科技產業下的員工突然就成了高科技業裏的吉普賽人了。作個小生意日子還踏實得多?

When you see a room painted like this...

一定是很怪吧,如果走進一間這樣的房間,可能會以為是施工中的量測線之類的吧。 但是如果你退到這個角度來看的話..... 很神奇吧,二維資訊經由腦部處理之後就變成三維了。大腦也很容易被欺騙的呢。 這裏有更多的例子。很有趣。

Thursday, February 23, 2006

內科二十幾樓高級辦公大樓 vs 佝僂老人

我在內湖科學園區的高級辦公大樓的中庭,看到這樣的景象。

我在大樓中底看到上一個樓層的穿廊,一位老先生,微佝著背,手裏拿著一個鋼製水杯,慢慢地經過。在你的一輩子裏,看到多少佝僂、拿著鋼杯的老人?我看過很多很多這樣的老人,在家裏附近的公園,許多大樓的一樓守衞室..等。但這個看似平常的景象,卻引起了自己一個無以名狀的感覺。

我走回我的坐位,突然了解到這個景象的意義了。

這是我在這個美麗辦公大樓工作這些日子以來,第一位看到的佝僂老人。也是我在這個辦公區域,第一次看到的佝僂老人,穿著毛背心西裝褲,拿著水杯的樣子。

啊,原來這個高科技的辦公區域,是容不下這樣的老人的。在這個地方稍有年紀的人,大概都在辦公大樓的頂樓,有著大大觀景窗的位置吧。連門衞都不允許是老人的高科技園區耶。

位在頂樓管理階層的老先生們,還不夠老到放棄自己上千萬的年薪與股票,還有權勢,沒位在頂樓管理階層的老先生們,大概都在還沒成為老先生時就抱著股票退休去了吧。

...

Tuesday, February 21, 2006

工作就像食物...

一個從事有機食品的前同事用了吃有機食物來比擬工作。

「我一開始的時候,也不太能接受有機食物。嚐起來味道沒有那麼好。但是我愈吃就愈喜歡。那些很好吃的食物剛吃下去的時候感覺真的很好,但是對身體並不好,很好喝的飲料,常常並不解渴。」

工作就像吃東西一樣,有很多東西剛吃很好吃,但卻不能解身體的渴。很多時候我們在工作上得到刺激感,腎上腺素因為要面對不停的突發狀況而持續維持在高水位,讓我們感覺精神亦亦。或是一件案子的成交、談到更好的採購折扣、行銷案獲得採用... 都是讓我們上癮的東西,但是它們能夠解心靈的渴嗎?如果可以的話,延長的工作時間,更多的工作挑戰,應該都讓人無限的快樂下去。但很顯然的我們的生活環境與社會並沒有因為工作生態的改變,而愈來愈快樂。

顯然解心靈的渴的妙方並不是單純的工作成就,而可能是一組雞尾酒藥方。

台灣的文化美學

我們的生活裏總有許多精采對話,但常常就在對話結束時消失掉。

因為我是有自認(與他認)但沒有醫學證明的「缺乏長期記憶」的問題。

在我的中期記憶還沒有消失之前,想在這邊記錄我們討論的關於台灣人的「文化」問題。

大概從唸大學、十幾年前時,就覺得台灣在一個努力逃離中國的標籤,卻又找不到自己在整個世界中的定位的問題。對我來說,這個問題一直到最近才有了一個「似乎是」的出口。

什麼叫做台灣特有的「文化」?我們拿哪一個文化標的來作比較?中國、歐陸、韓國、日本,還是美國?台灣其實跟這些國家經歷的過程都不大一樣。

最近常聽到台灣的「中小企業精神」也許就是一種台灣特有的「文化」特色。或是台灣因為經歷不同的殖民時代之後發展出特有的溫和性格(或是在不同文化下的生存靭性?)。

好像與其從外部的價值觀來評斷台灣「有沒有」其獨特的文化,也許我們可以從內而外地找尋我們自己發展出的獨特的地方,發展它的好的部份,調整不良的部份。

隱隱約約,答案是否呼之欲出?

Saturday, February 18, 2006

美學的經濟

很久沒有癈寢忘食地看一本中文,非小說的書。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新意(originality)吸引自己的長久專注。當然也是因為生活煩忙,總是很容易地找到藉口放下手中在看的書。

讀到【美學的經濟】之時,就完完全全地被這本書的第一章:美學的經濟所吸引。非常值得推薦。我喜歡詹偉雄談其它美學經濟的經驗對台灣經濟的啟發,尤其是對身在科技產業中的我來說。更喜歡的部份在於談論經濟與國家發展之後,回頭反省人類社會、人性的一些更根本的問題,快樂、價值的問題。

  • 美的事物都是視覺協調的,也是讓你愉悅舒適的,但更重要的是這美的事物,能不能提供人類更多的生活哲學和反省,它是否隱含一種主張,可以為人類生活的焦慮給出一種答案或方向。
  • 台灣的這一次的轉型,挑戰比以往的每一次難關都深刻,因為要由製造業經濟向創意經濟躍進,不是靠著「科學園區」、「技術轉移」、「政策獎勵」等既成經驗和做法就可過關,創意經濟的特色是「產品或服務擁有獨特歡愉的體驗價值」,它要求台灣原本高度工具理性的產業和社會,必須歷經一次深感性的心靈洗禮
  • 愛爾蘭的都柏林是當今全球的軟體工業重鎮....這些企業和這些國際創意人才為何會被都柏林吸引?很重要的原因是:愛爾蘭政府刻意拓展都柏林市豐富的人文藝術傳統.... 以吸引創意人才在此工作和定居。而結果證明:創意的環境會不斷吸引創意人才,更多的創意人才又讓創意的城市更有創意。
  • 創意,來自生活經驗的咀嚼。
  • 台灣的新企業家鍾情Armani,便在於這個品牌弔詭地結合了現代主義裡「極簡」的美學風格,以及西方中世紀貴族鑑別身分「繁複」視覺儀式。
  • 時至今日,西方社會裡的「變換髮型」已經不再是激進的叛逆行為,而是「轉換自我身分」的一種無窮實驗,它促成了一個新行業的興起、宣示了「個人重新獲得了主控自己身體的至高權力」,也暗示了「社會自我的快速解組、重組」成為常態。


Friday, February 17, 2006

達爾文的生命起源理論受到挑戰

BBC NEWS | Science/Nature | Darwin's warm pond theory tested:

一百四千年前,達爾文想像生命是在遠古時代,在一個「溫暖的小池塘」開始。1920年代又有俄國生物學家 A. L. Oparin的【物種起源】一書,陳述『原始熱湯』(Primordal soup)的假設。

最近UC Santa Cruz的化學家 David Deamer在俄羅斯及加洲的火山區進行了相關的實驗,想要證實在溫度很高的火山泥湖中是不是會產生如達爾文及歐帕林所描述的化學反應,造成生命的起源。

實驗結果顯示,有機物質在高溫的環境下會強烈地附著在泥上,阻止了互相的化學反應。

即使生命真的從原始熱湯中產生,現今似乎還沒有合理的解釋說明這些製造生命的必要有機化學物質的來源。Max Bernstein博士認為這些物質有可能來自於其它星球,經由慧星或是磒石帶到地球上來。

生命的起源與宇宙的關係,仍是一個令許多科學家著迷的話題。

BBC NEWS | World | Asia-Pacific | China defends internet regulation

BBC NEWS | World | Asia-Pacific | China defends internet regulation: "China defends internet regulation" The media freedom in China has been a popular topic due to Google's recent comprise and US congress's concern. Besides internet censorship issue, there's also news about Chinese news paper "Ice Point" has been prohibited from publishing. I heard this morning from radio about the result of the "Ice point" episode. The ban has been lifted with a condition the chief editor can't reseume his job at the press. The commentor said that the result shows the power of public opinion finally overides the political control of the media. My question is if the media is under such heavy controled, how do we know the result is not pre-arranged by the political power? We should not be so optomistic when there's no transparency of what has been controlled.

Thursday, February 16, 2006

哈佛商業管理雜誌 2006 二十個「跳板」見解

二月的哈佛管理雜誌在去年七月時集結一群活躍的商業、管理及經濟的思想家,在日內瓦討論什麼會是2006年的「突破性」(breakthrough)概念。他們對這些概念的定義是這樣的(或是他們對breakthrough這個字的定義是這樣的):這些概念比較像是跳板、而非一個完美的落點;是來激發我們的思考,而不是決對的答案;是起點而不是終點。

他們列出了二十個具有突破性的點子,反應他們觀察到今年的管理與商業趨勢:

  1. The synthesizing brain
  2. Can I hear me now
  3. China as a green lab
  4. Risk, uncertainty & doubts
  5. Battle of the networks
  6. Science in the wild
  7. A homestead act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8. Customers demand their slice of IP
  9. A cartel for oil consumption
  10. Seeing the "health" in health costs
  11. Peer-to-peer leadership development
  12. Unstick your customer
  13. Follow the leader
  14. Wake up and smell the performance GAP
  15. The avatar as customer
  16. Befriending the private label
  17. A critical mass for the long term
  18. The costly secret of China sourcing
  19. The brain as boondoogle
  20. Why they call it work
上述這些見解有幾點是我個人特別有興趣的,以下是其中的第4點:

Risk, uncertainty and doubts


我們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許多事是不可被預測的。「危機」(risk)可以被預測與評估,它是「機」率的問題,「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不能被預測的。就 John Maynard Keynes 的看法,輪盤的輸贏可以被預測,而歐洲戰爭的未來發展卻是不能被預測的,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可以用來預測這樣的事情。

「We simply do not know..」。然而專業經理人還是必需在不知的狀況下作出決定。

造成這個時代的不確定性的趨勢:

  • 我們把決定交給下屬或是軟體程式。
  • 諾貝爾獎得主、行為學家,Daniel Kahnemen的研究指出,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並不是理性的。(所以許多推測模式建築在一個可能不存在的基礎上)
  • 蝴蝶效應,所以複雜的市場機制可能在短暫時間裏泡沫化。
  • 產品本生所具有的模糊本質。製造的效率可以被量化,「服務」的效率卻很難被量化。
有些工具可以幫忙在這樣的情形下作出決定,但是我們應該避免相信這些工具作出的決定能確切地預測結果。

在這樣的情形下,作者作了實在是很經典的總結:

有的時候我們用「信仰」來克服懷疑,有的時候我們許諾某一個價值觀,有的時候我們就活在一個沒有答案的決定裏...

Monday, February 13, 2006

你們

有些人從一開始就知道彼此並不合適。可惜你們不是那樣子的兩個人。

所以你們慢慢地接近,彼此試探,在模糊的界線中、愛與恨的交界裏來來回回,受盡苦楚。

然後,有一天,在水火之間,你突然明白,原來你們早就過了那個神奇的時刻,那個決定你們兩人之間關係的時刻。一過了那個時刻,你們就注定只能成為朋友,沒有生死相交,沒有水深火熱,不過是兩位在時空裏交會的朋友,君子之交。你們該點頭微笑地交會,然後離開,他就應該成為你的眾多網羅裏的一條捉了又放了的魚;或是反之。

既然已過了那個神奇時刻,就無所謂濃烈的什麼了。並竟你們不過是點頭的朋友啊。你也不用怨恨,也不用感謝,不過就是那麼一個朋友。記得就好。

你,不是他的心腹。很早就決定了。

Sunday, February 12, 2006

星期天下午的漫步

家事做得差不多了,便出去散步。

漫步到麥當勞,便進去吃了一個板烤米香堡,坐在二樓的窗枱前面看著街上漫步的人,對面餐廳吃飯的家庭、情侣(或是夫妻)。看他們無聲互動的樣子,猜測他們的對話。

不記得自己上一次獨自一個人在麥當勞看窗景的時候了。也許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跟不再有創造力的時間一樣那麼地久。已經快要忘掉坐在街上看街景的快樂時光。

為什麼我喜歡看街景呢?或者是說,為什麼人們喜歡看街景呢?

我散步來到這裏的途中,因為看到美麗的白千層而突發奇想停下來畫了一張素寫,許多沿路的商店門口擺著元宵祭祀的貢品,攸閒的街邊香煙嬝嬝。常常在經過不同的商店時,腦子裏就閃過大大小小的念頭,甚至是路邊的一小撮小花,都可以引發一些有的沒有的想法。

我想到最近我讀的一些關於創造力的文章,還有一些關於網路的文章。有些人認為,當我們在進行一些例行的事情時,我們的左腦(理性之腦)因為不需要對那些例行及內化的時情工作,所以通常是在休息的狀態。這個時候我們的右腦(感情之腦)就會從平時受到左腦壓抑的狀態釋發出來,所以許多的創意在三「B」(Bed、Bath、Bus)的時候產生。我認為散步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是這跟窗景/街景有什麼關係呢?

我在散步及坐在麥當勞的時候,假設我的左腦是在半休息的狀態,右腦在活躍的狀態,這個時候又接受到很多週圍環境的複雜刺激時,也許右腦對這些複雜刺激的反應就可以產生許多聯想,形成有趣的思考?這真是個有趣的想法啊。所以我們需要創意的時候,也許除了從事讓左腦休息的活動之外,可以同時到一個有多種刺激的環境裏去。也許可以產生很多有趣的想法。也許我們應該就這樣的假設來設計一些實驗....

回家的路上,經過家裏附近一些有趣的場景。在我住的這一個區域,有許多非常老舊的房子,交雜著逐漸產生的新社區與大樓。往往在每天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巷子裏,就是仍為人所居的三合院,平房,還有舊舊小小的房子。這些有趣的景象,也是散步時對右腦有意義的東西吧。意義為何,一如右腦的本質,無法確切的用語言說清楚,很多只是「感覺」。但是突然想到的是,過去很多知識的取得,概念的形成,是透過交談,人與人的多層次的互動,到處地走動,整個感官的多種刺激後所建構的。在這個網路普及的時代,我們常常在網上找資料,用的通常是有限的面向(二維的圖形,文字,與漸漸被使用的聲音與影片)。感覺上還是有它的問題的。

我想用像藝術家反轉思考這本書裏的一句話做結論

「如果一個人一生中受到的全部教育都要求他篩選出視覺資料,並只選擇用語言來建立概念,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他最終會不會失去看事物的能力...?」 Posted by Pic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