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1, 2006

推論的極性元素

聽了一場演講,講的是推理元素的「極性」。英文上是「Polarity in reasoning」。

講者是英國卡地夫大學的心理系教授,Merideth Gattits

她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在研究人們借由圖形進行溝通的認知歷程。在溝通上,借由語言與圖形來溝通這件事背後有一些根本上的差異。據Gattis的說法,語言的溝通是基於「convention」,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同意某個名詞指射相同的事物。譬如說,我們必須學習且同意「桌子」這個詞所指射的物件。但圖形溝通並不需要有這樣的特性,那麼人麼是如何藉由圖形來溝通的呢?

古典理論談到圖形溝通時有兩個理論,一個是「iconicity」,另一個是「association」。前者認為人們透過了解圖形呈現物體的「物理表徵」的相似性,來了解圖形的意義。後者是則是根據我們對圖形所有的自身經驗的聯結,而得到圖形的意函。Gattis發展出第三種理論,她認為圖形溝通是在於圖形裏的元素之間的「關係結構」(relational structure)。也就是說我們透過了解圖形元素間的關係,甚至關係的關係,來建構圖形的意義。而且她發現當人們用圖形的「關係結構」來進行推論時,通常可以得到較好的結果。(但她在此並沒有詳述所謂的較好結果的比較方式與基礎是什麼)

當我們理解A物件與B物件(或是知覺)之間有關係後,我們如何正確地理解兩個物件之間的關係呢?據Gattis的理論,每個物件本生可能就有其「極性」。所以她後進行了一些相關的研究來檢視這個理論。而這個物件的極性,就是她在這個演講裏所談到的內容。

Gattis指出語詞在許多時候呈現出它們的極性特徵。譬如說,人們會把「more」與「up」聯想在一起(alignment)。她對英文使用者進行了詞語配對的實驗,要求受試者把一些詞語組合與「more」跟「less」做配對,這些詞語包括「左、右」,「暗、亮」,「好、壞」,「簡單、複雜」等。在這樣的實驗中,她發現了許多詞語是具有極性的,但也有些詞語並沒有極性。她也進一步地對孩童進行類似的實驗,以探討在孩裏熟悉比較的語言之前,是否對某些關念也有極性概念。

很有趣的研究題目。

reference papers: Smith & Sera, 1992,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the polar structure of dimensions. Cognitive Psychology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06

言語無味

最近只關心fMRI、neuroscience、fMRI分析工具、Matlab程式語言。與朋友聊天時竟覺得自己言語無味了起來。

還是要多讀些其它的書。

還是要多帶小孩。

胡言亂語

星期五,台大新生訓練,九月十八日開學。

心理系南北館把大學部與研究所分隔得很開,完全沒有感受到新生swamp進來的感覺。真是神奇。某些老師認為這樣的分隔是件好事,因為大學部學生對研究而言多是「噪音」。這樣的說法,聽起來總是有點奇怪的地方。^^

星期六下午帶姪子去上數學課,羅斯福路上塞車塞得厲害,一輛一輛的遊覽車從各處湧入台北市中心,進行挺扁的活動。

很多事情同時在發生著,思考這些事情的意義變成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但恐怕很多事情的問題是在於大家在「思考事情的意義」這件事情上花得時間太少。



最近少看新聞,各台新聞對事情的呈現與處理常令人不悅。看到遍是單一且煽情的展現事情的面貌,看了令人生氣,但偶爾還是會觀看一下事情發展的現況。看到穿著高中制服的學弟妹在數萬人集結的場合用高亢的聲音「發表」他們心中的「感言」,不禁去回憶我們曾經參與些許社會運動的年代,也想像著這些熱血青年在台上時心理亢奮及「壯烈」的感受。

大部份同年的人還來不及參與三月學運。但也曾數次因為擁護自己相信的世界觀而走上街頭。當年的我們不也是相信自己在參與一場歷史的盛會,相信自己雖然沒有來得及參與三月學運,來不及為民主的發展拋顱灑血,也參與了十萬人和平上街抗議台是反小白球運動之類的活動。

雖然數年之後的此時,我們還是無法決定這些運動與理念的絕對意義,但思考自己十幾年前的熱血,常覺得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是如此容易受到鼓動。我們常不清楚我們奉獻熱情的活動後面究竟是什麼樣的意圖與組成。

「運動」通常都複雜的不得了。每個參與運動的人動機也許都不同,說得與想得也都不同。面對著這些複雜的符號與言,在動與不動之間,也是許多爭扎。不喜歡這個複雜遊戲的人,有另一套系統可以參與嗎?真是令人困惑呢!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漫長的求學之路..

很久沒有寫新的東西了。其實回到學校的系統裏之後有非常多感觸,只是每天都忙著在眾多紛擾思緒裏匍伏前進,適應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

心理學在我們畢業的十年之間有許多研究發現與研究方向的改變。尤其是逐漸轉向人類生理機制與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前者逐漸走向genes knockout或是分子生物的途徑,後者則重視腦神經反應與行為模式的推論關係。兩者都非常重識實驗數據的模型分析,除此之外,後者因為採用許多模型推論的方法,實驗設計的嚴謹度非常重要,常必須使用程式來產生標準化的刺激。在這裏一天到晚聽到的是訊雜比,傅利葉轉換、波形...等。大部份的研究生也都具備程式設計的能力,以電腦呈現標準化的刺激材料。這些都是十年前所沒有的東西。

離開校園許久,早就不大需要使用的三角函數、微積分... 等數學工具,現在全部要重新來過。重新從高中數學開始複習起。

常常想要對幾位從文科轉唸理科博士或是從理科轉唸文科博士的朋友們致敬。這真是一條走來不易的道路啊。